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在华所办报纸中,1832年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创办于广州的英文报刊《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是一个集大成者,其试图全面而系统地报道中国问题,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报刊,是当时西方政府与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成为鸦片战争时期西方中国人形象的重要建构者,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目前对《中国丛报》的研究更多是针对文本的解释性研究,缺乏量化的统计。本文选取《中国丛报》编辑卫三畏编撰的《中国丛报》文章索引中的“中国人”类别的文章篇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以探究近代西方人视野框架中的中国人总体形象特征,并结合传教士个人背景、海外传教动机和传教士参与早期中西外交等生产框架要素分析《中国丛报》呈现的中国人形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