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民族政策过程及实证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均离不开民族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因此,正确的民族政策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我国民族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走与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现实相结合的道路,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民族问题。 民族政策由谁决策、由谁制定,它的合法化经过什么样的程序,它的目标群体是什么,它的适用范围和生效时间,它的执行者,主要的执行手段等等都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民族政策及政策过程需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基于此,本文希望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从民族政策的概念、功能、目标及理论来源入手,根据政策科学和公共政策原理,对民族政策构成进行分类,对民族政策系统、民族政策过程进行探索,对现行民族政策创新发展、民族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政策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等进行思考,并根据这一基本构思对民族政策进行实证研究。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同时简要分析民族问题、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工作的关系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研究历程。 第二章运用政策科学有关理论,根据民族政策的内容、效力差异、作用方式以及广度深度和时间空间对民族政策进行分类并探讨其构成形式,对民族政策概念、本质、功能和目标进行界定。 第三章阐述新中国民族政策理论来源的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丰富的民族工作实践及经验总结。 第四章运用公共政策原理,结合民族政策的特殊性探讨民族政策系统构成,就信息咨询、决策、执行、监控各子系统逐一进行分析,对民族政策主体、民族政策客体、民族政策环境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 第五章探讨和分析民族政策制定、执行、监控、评估分析及实现等政策过程,运用公共政策的原理对民族政策过程进行定义,就民族政策制定的原则和需注意的问题、民族政策执行环节和手段、民族政策评估过程和存在问题、民族政策分析、民族政策监控类型、民族政策实现及终结等进行分析研究。 第六章对现行民族政策进行一些思考,包括民族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行民族政策的机构、结构、内容、系统、过程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组织形式、实现方式、自治机关设置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西部开发政策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等。 第七章通过对湖北省委省政府“九五”计划期间出台的促进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加快发展的一项具体民族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用以检讨本文的构思立意在分析探讨某一具体民族政策方面的实际意义。 通观全文,文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研究历程,界定民族政策概念,探讨民族政策分类,梳理民族政策理论来源;第二部分运用政策科学原理和公共政策理论框架来分析研究民族政策系统和民族政策过程,并就现行民族政策的创新和发展进行思考;第三部分运用第一、二部分的构想进行实证研究,选择一项具体民族政策对本文立意和设想进行解读。
其他文献
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实现对知识的共同获取和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是教师要教会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现代社会时期人们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承担起培养
期刊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中国人民在享受着现代化所带来的甜美果实的同时,也正在“饱尝”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苦果。日益
主要介绍了在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各单位、各部门、各专业、各工序探作者如何从协调、操作、提高专业素质等方面来保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