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强迫症状调查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分别对大学新生强迫症状和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测量,目的是为了研究大学新生的强迫症状、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两者之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强迫症状调查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分别对大学新生强迫症状和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测量,目的是为了研究大学新生的强迫症状、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更好的维护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和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新生中强迫症状的发生率较高,排前四位的分别为:强迫排序、强迫收藏、一般性强迫观念和性强迫观念。2.大学新生的强迫症状没有发现性别上的差异,但在强迫排序这个因子上的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而在强迫检查、攻击性强迫观念和性强迫观念三个因子上的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3.大学新生的强迫症状存在明显的生源地差异,大致上来看,自于农村的大学新生要高于来自于城市的大学新生。4.大学新生是否独生子女并不影响其父母的教养方式。男、女大学新生的父母的教养方式上存在着差异。父亲对男大学新生的教养方式在惩罚、严厉上显著高于女大学新生,而在偏爱被试、拒绝和否认上显著低于女大学新生。母亲对男大学新生的教养方式在拒绝、否认上显著高于女大学新生。5.大学新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其教养方式,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是用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的教养方式。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是用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6.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大学新生的强迫症状,情感温暖、理解是积极的教养方式,而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惩罚、严厉、偏爱是消极的教养方式,会使子女形成强迫症状,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快捷,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特点使他们成为了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在享受网络提供便利的同时,他们也受到了网
随着世界经济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针对服务业的设计和创新需求日益凸显,为了应对此种需求和社会型态的变迁,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服务设计”的概念,近年来服务设计成为国内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学校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实践形成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的不断发展,从而认识到心理健康在整体健康的重要性。在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需求除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渊博的知识
欺负行为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且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危害,近二十几年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对普通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现状的描述,而
偶像崇拜是个体关注、认同某个真实或虚构的人物,对其怀有欣赏、喜欢、尊敬、钦佩及依恋的情感并会伴随相应的行为。偶像崇拜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殊需要,对初中生的生活和人
或许早在16世纪就已有英国航海者来到南非海岸,但大规模的英国移民却开始于1820年,即英国侵占荷兰人于1652年建立的“开普殖民地”(the Cape)之后。当时。约计4000至5000的首批
2018年,瑞典芬兰医学家在《柳叶刀·糖尿病及内分泌学》杂志上发文建议,根据6项常用指标将糖尿病分为5类,可帮助医生提高预测严重并发症的准确率,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促进课程建设与发展,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新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
《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体育总局1998年9月开始批准颁布实施的,为适应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顺应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到2009年8月共更新了三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