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适用的风险控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x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法实践中逮捕适用率过高的问题,一直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现行法对逮捕适用条件的规定过于概念化、缺乏可操作性,引发了“构罪即捕”、“以捕代侦”等一系列损害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严重问题。刑事诉讼法修订后,逮捕的适用条件有了较大变化,但是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限制,不足以改变逮捕被滥用的现状。论文主要探讨了借助风险管理理论,将逮捕的正当性视为一种风险,分析、评估逮捕适用的风险,以有效控制逮捕适用率的思路和方法。论文首先概述了逮捕适用的现状。通过对某市检察机关五年(2007-2011)来逮捕适用情况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实践中存在的批捕率高、公诉案件羁押率高、捕后判轻刑率高、无逮捕必要适用率低等问题,并通过引证其他地区逮捕适用情况的实证分析结论,说明了实践中滥用逮捕的现状;列举了学界关于逮捕滥用的成因、如何有效控制逮捕适用等问题的各种观点,提出了逮捕决定权因其扩张性和自我逐利性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权力滥用现象的观点,认为控制逮捕适用率的关键不是改革现行法律制度,而是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如何通过严谨细致的制度设计,尽可能压缩逮捕决定权的自由裁量空间,使逮捕适用的规则更严谨,使任何国家机关行使权力都能受到必要的约束,更具有实践意义。论文主要阐述了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控制逮捕适用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论文概述了对逮捕适用风险的认识。一是论述了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控制逮捕适用率的可行性。由于是否适用逮捕主要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而做出的,这种预期与未来发生的实际结果之间可能有偏差,若将这种偏差视为逮捕适用的风险,即可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评估逮捕适用的风险,从而更好地保障逮捕正当性的实现。二是通过对新刑事诉讼法条文的分析,将逮捕的理由概括为三类情形,认为控制逮捕适用率的关键在于一般条件下如何控制逮捕的适用,特别是明文规定的五种必要性情形的认定问题;阐述了应当从不捕风险的角度分析、只有风险高达一定程度才可适用逮捕的思维过程更符合必要性原则的要求这一观点,而不捕的风险应当比照五种必要性情形来确定。其次,论述了逮捕适用风险的影响因素。文中依据五种必要性情形将不捕的风险划分为两类,一是破坏正常刑事诉讼程序的“程序保障风险”,二是发生新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社会危害风险”,前者包括逃跑、自杀和证据保全(即“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风险,后者包括再犯(即“实施新的犯罪”)、安全和秩序(即“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和打击报复(即“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风险。文章结合学界关于逃跑、自杀、证据保全、再犯、安全和秩序、打击报复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和检察机关的统计资料,分析、总结了影响各种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因素。最后,论文运用风险度评价法,以不同的数值表达不同的风险度等级,通过对前文所总结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赋予风险度评价值,进而对逃跑、自杀、证据保全、再犯、安全和秩序、打击报复等风险分别进行了系统评价,认为风险度的系统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即可认定该项风险可能发生,有逮捕必要。完善逮捕适用程序是论文的写作目的。文章阐述了建立逮捕适用的风险评估机制的可行性、必要性,对如何建立这一机制进行了说明;为了保证风险评估机制能够发挥其作用,论文提出了健全逮捕适用程序的保障机制的建议,认为只有建立责任追究制才能促使承办人更严谨、细致地评估逮捕适用风险,促使部门负责人、检察长采纳正确意见,排除逮捕适用决策中的恣意性;只有健全听取双方意见的机制,才能使司法人员更清晰地掌握全案情况,更客观地分析、论证适用逮捕的正当性;只有健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司法救济制度,才能保证及时发现、纠正羁押不当、非法羁押等现象,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逮捕适用率的控制还受制于替代措施是否完善,文章列举了取保候审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完善取保候审制度以替代逮捕措施的意见。按照风险管理理论的要求,对于不捕适用风险的研究,应当建立在对过去发生的风险进行充分调查、取得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对影响风险发生的因素做出准确估计;但是,笔者能力所限,论文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和学界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些思路,不可避免地带有笔者因个人审查逮捕工作的实践经验而作出的主观估计。然而,这种局限性不应当掩盖风险管理理论对于逮捕适用控制的价值,不应当掩盖风险评估对于限制审查逮捕程序中的自由裁量权,保障逮捕正当性的积极意义和实践价值。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逮捕的法学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为实践中探讨如何控制逮捕的适用提供一些借鉴,逐步使逮捕的适用正当化。
其他文献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社会不稳定事件常常发生。社会心理是社会变迁与社会稳定的中间因素。基于社会态度调查进行社会态度监控,能够解释预测社会态度的变化,对
奏议是古代一种论政事的公文。陆贽与苏轼不仅是以文学家的身份出现的历史当中,而且也都是书写奏议的名臣。在文学革新方面,陆贽上承“燕许”,把骈体奏议推向了高峰,又在知任贡举
目的: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缺乏是导致5-FU毒性的主要原因。我们根据病人DPD状态调节5-FU的使用剂量,减少了毒副作用而没有影响疗效。当前的工作目标是确定5-FU药动学的合变量
近几年来中介语变异研究成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课题。透过情境迁移观察中介语变异,深入阐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情境迁移的特点及过程导致中介语产生变异的社会心理
大型水下铁路盾构隧道正朝着超长、大断面以及高水压的方向发展,为满足衬砌结构耐久性、列车运行振动及防撞击、阻燃等相关安全保障的要求,目前国内盾构隧道已经开始尝试使用
河北省于2009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统计,是高中数学变化最大的内容之一。那么高中统计内容都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统计的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学生学完统计必修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我国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就医、医药费用问题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
纳米技术对现代科技的影响越来越深远,而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技术领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微观领域,压电驱动器被认为是最适合驱动原子力显微镜的装置。作者在对压电驱动原子力
刑事强制措施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有效方式,然而,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必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等基本权利造成损害。如何做到适用的刑事强制措施,既能保障刑事
酸洗是常用的表面处理手段,酸洗常用酸有盐酸、硝酸、硫酸和氢氟酸等,其中盐酸酸洗以其速度快、成本低、对材质影响小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但盐酸酸洗时会产生大量酸雾,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