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收购中控制权交易定价研究——基于2007~2010年反向收购交易数据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a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和资产的配置效率是金融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收购兼并是我国资本市场吐故纳新的过程,也是资本市场资产配置效率的集中体现。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并购重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上市公司控制权问题也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2005年以来,控制权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和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全流通时代的公司控制权特别具有价值,研究反向收购中的控制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将控制权中的有关反向收购的控制权交易作为切入点,以2007-2010年的反向收购交易数据为基础,参考了大量来自投行实务中的工作成果,紧紧把握“理论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受实践检验”的主旨和方针逐步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控制权市场的基本概念、交易标的、参与主体,形成与发展情况;其次,分析反向收购其操纵程序、类型以及控制权交易的形式;再次,针对控制权交易建立定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本文认为推动控制权市场发展的因素有:制度因素、利益驱动因素、企业生命周期因素、行政主导力量等。2007-2010年的交易数量有所递减,但单笔交易平均交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控制权市场行政色彩浓,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化程度不高;控制权收购主体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参与控制权市场的比例仍然不高。   (2)控制权交易的方式较多,反向收购中的控制权转移方式主要有四种:协议收购、无偿划转、定向增发、吸收合并。采用单一收购方式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占42.62%;采用复杂方式的占57.38%。收购方式中涉及协议收购占比52.46%。涉及定向增发的交易,占比63.93%。2007-2010年交易中的协议转让价格基本都高于每股净资产,平均为3.25倍;协议价格远远低于协议签署时市场价格,平均为市场价的35.83%,折价64.17%;转让价格远低于市场定价,损害了中小股民的利益。   (3)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证明了,增发股价越低,增发的股数越多,对收购方越有利。在增发股票的定价中,除破产重组为外,基本都是以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作为交易作价;仅有18.42%的交易存在溢价。约占81.82%的控制权交易伴随着的资产重组实现了价值创造,兼顾到了其他股东的利益;以政府为主导的控制权交易,反而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效率。   (4)控制转移的定价能力系数μ平均为0.83。在控制权变更过程中,交易双方地位不平等导致交易作价不尽合理,并购定价机制市场化程度不高,收购方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从中小股东角度来看,以市场价为基准的定价优于协商定价。   最后本文建议,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控制权交易撮合平台,解决反向收购匹配难题;加大对民营经济上市的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法人积极进入控制权交易市场,优化控制权市场参与主体结构,鼓励市场化的竞价收购方式;相关部门应降低参与度;加强税收对控制权转移的引导,防止利益输送。打击内幕交易,能有效提高控制权交易给中小股东带来的价值。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填补了针对控制权市场中特定的子市场进行研究的空白;基本模型的建立、实证分析都是来源于投行实务中的数据资料,同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投行实务的工作成果,从而使得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实践更具有指导性;本文建立的模型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其他文献
随着产业竞争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转换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专门针对产业供应链设计的新型融资模式。它使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
不动产登记作为一种物权公示手段,本身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动产与不动产财产增量,不动产登记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不动产存量数据的
期刊
期盼已久的数码照相机国家标准终于发布了,并于2013年6月1日实施。相比于数码照相机行业标准,该国家标准更趋于科学、合理、完善,其中,噪声和防抖是根据数码照相机功能中提炼
期刊
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是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但是必须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做支撑。笔者通过分析我国职业工人队伍
小学教育教学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党支部的关系不大,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党支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发挥好了党支部的作用,就能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就在我们紧张地制作本期的评测专题——家用PC横向评测的时候,一则来自美国的消息令我们深思:在PC自己的展览会PC EXPO上,PC已经不再是主角,开始让位给手持设备、移动设备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