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基于共同爱好,并为满足共同兴趣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群众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大学生在学习、生活、需求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学生社团正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广泛参与性、较强凝聚力和重要影响力的青年群体。目前,向来处在显著位置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模式,使之更好地为高教改革服务,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服务,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严肃面对的重大问题。
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学生社团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科技文化生活,促进优良校风学风形成,建设和谐校园为目的,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中西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比较、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及对青年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战略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尝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寻找素质教育与高校学生社团的契合点,探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功能和发展之路,进而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科学管理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