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体非球面反射镜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iwang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反射镜式光学遥感相机,光学系统的主反射镜往往是光学系统中口径最大,技术最难、周期最长,成本最高的一块非球面反射镜,所以在研制和探索非球面反射镜的新材料、新工艺的过程中,高精度、低成本、性能优良、能够快速制造的材料是反射镜发展的必然趋势。单晶硅具有较小的密度和线胀系数、极高的均质性、高导热性等优异的力学及热学性能,同时单晶硅非球面反射镜的加工周期和成本相对其他常用的陶瓷、玻璃和金属反射镜而言都更具优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中小口径反射镜材料。国内对于应用于光学成像领域的硅基非球面反射镜的研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鉴于当前国内在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本文围绕单晶硅反射镜的设计及制造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的硅基体非球面反射镜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单晶硅材料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硅基反射镜的性能及连接方法,对某一φ200mm口径的单晶硅反射镜进行了系统的优化设计,研制了一种能够适应大跨度温度范围的柔性支撑结构,研究了反射镜的单点金刚石加工技术,并对加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最后对硅基体非球面反射镜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具体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详细阐述了反射镜材料性能的评价方法,计算各常用反射镜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论述了硅基非球面反射镜在中小口径反射镜领域应用的优势。针对单晶硅的脆硬特征,开展了对单晶硅材料性能的实验研究,确定了单晶硅反射镜设计及优化过程的强度校核标准,对单晶硅反射镜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了单晶硅具有较好的温度保持和温度稳定特性。(2)针对反射镜的加工方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晶硅材质的反射镜的轻量化设计结构,并研究了不同的轻量化曲线对面形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反射镜的轻量化方案,然后利用代理模型方法构建了训练样本以及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相关的优化算法,对初步确定的反射镜的轻量化方案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迭代优化,优化后的反射镜重量为0.564kg,两个方向的面形RMS值分别0.54nm和2.6nm。(3)对传统的反射镜连接结构进行了的温度适应性的分析和计算,结果显示传统结构无法适应较大的宽温范围。为了解决反射镜的温度适应性问题,研究了胶层对面形精度的影响,确定了反射镜的胶层厚度,根据受热收缩机构原理,提出了一种反射镜无热化连接结构,并对结构的几何参数进行了推导,最终的无热化连接结构在温降50℃工况下,反射镜的面形RMS变化为4.25nm,本文提出的无热化连接技术具有很好的宽温范围热适应性。(4)根据反射镜的精确定位原理,建立了反射镜支撑结构的理论模型,反射镜支撑结构选择Bipod形式,依据结构空间确定了支撑结构的几何参数,对初始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对优化变量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筛选出了对目标函数影响较大的参数,然后利用Isight软件,联合patran、nastran、matlab等软件对变量进行了自动化迭代优化,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圆整,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复核,在13中工况下,反射镜的面形RMS值均小于12nm,在X和Z两个方向的位移均小于0.02mm,转角均小于10″。在优化结果基础上,对反射镜组件开展了动力学分析及试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模态、正弦响应、随机响应以及过载响应四个方面,通过计算和试验研究,证明了本文的反射镜组件具有较好的力学特性,能够抵御外界激励而不发生结构破坏。(5)开展了硅基非球面反射镜的研究和制造工作。分析了反射镜制造过程中单点金刚石车削(SPDT)精度的影响因素,在实际加工中控制环境因素、刀具以及离心力等因素对面形精度的影响;根据一般光学反射镜制造的工艺流程以及SPDT技术特点,制定了硅基非球面反射镜研制的工艺路线,获得了面形精度RMS为λ/50(λ=632.8nm)的单晶硅非球面反射镜,对硅反射镜的光学性能研究表明,残留在反射镜表面的车刀纹形成的中高频表面误差对成像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针对硅反射镜的表面缺陷,采用磁流变抛光技术实现了硅反射镜的表面质量的改善,表面粗糙度Ra由5.2nm提升到1.1nm,并且明显的去除了车刀纹,通过成像试验的对比发现,表面质量改善后的硅反射镜光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硅基非球面反射镜的研制和试验的成功,为中小口径反射镜的快速制造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具备较高的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微电网作为未来配电系统中重要的运行组织之一,在传统配电网向智能配电网发展的过渡阶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微电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分布式电源的规模化接入,配电系统逐渐呈现出多源主动性的特征,为配电网的故障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微电网对配电网故障恢复的供电策略能够避免分布式电源运行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分布式能源的利用率,同时与传统的配电网恢复方案相比,微电网的接入还能够提高配电网的恢
当前,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跟不上当今社会的发展节奏。在农业工作中,高科技农业机械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人们对农业机械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有些农业机械工作人员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农业机械缺乏足够的了解,操作技术不熟练,导致农业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故障不断。基于此,笔者结合实践,对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探讨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
学位
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城镇人口数量激增对燃气管网完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保证燃气管网的完整性、应用的系统性,才能提高燃气输送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城镇燃气区域管网完整的重要性,主要分析城镇燃气区域管网完整性系统应用要点,希望为提高城镇燃气管网运行安全与燃气输配送质量提供支持。
新时期,新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开始推行,传统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适应当下的安全要求,化工企业在获得化工产品带来收益的同时,必须兼顾探索新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本文将就我国现阶段化工企业的安全现状分析影响化工企业安全隐患的因素并提出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沈阳地处辽河平原的中部,辽河水系的巨多河流滋养这里。它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这么肥美的土地,是人类生活的良好家园。1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沈阳地区就已有人类活动。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分支先民在此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让我们通过考古走进沈阳11万年的历史吧。
期刊
三十米望远镜(Thirty Meter Telescope,TMT)三镜系统在观测过程中工况十分复杂,且反射镜的径厚比大,对支撑结构的要求很高。同时三镜系统对质量和体积也有着极为苛刻的限制,进一步增大了支撑结构设计难度。本文针对三镜支撑结构进行了支撑方案优化、结构优化设计及分析、误差分析和原理样机搭建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基于参数化模型和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实现了对椭圆形反射镜底支撑支撑点布局的全局寻优
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空间机械臂将在轨组装、在轨制造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实现空间机械臂的自动控制及柔顺操作是空间机械臂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能。六维力传感器广泛的应用于机械臂末端,能够同时测量三个方向的力与力矩,实现机械臂的力与力矩反馈,是机械臂对末端机构进行精准力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感器。由于航天领域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对可靠度的严苛需求,普通商用的六维力传感器很难满足空间机械臂的应用要
光电角位移测量技术是一种将角位移转换为数字量的精密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工业控制领域中。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光电角位移测量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减小外径尺寸和重量,更要提高装置的分辨力和精度。本文研究的图像式角位移测量技术,通过光学成像技术缩小了角位移测量装置的体积;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了角位移测量装置的分辨力和精度,对实现高精度高分辨力的小型角位移测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