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人是近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其诗作数量众多、风格多样,艺术价值也很高,尽管如此,学界关于黄诗的相关研究仍然不够系统深入,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本文试图对黄诗进行全面分析,将其置于文学史和所处时代的双重背景下追根溯源,探讨黄诗总体风貌的形成原因,并总结黄人的诗学观念。文章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简述黄人名号和成就,并就学界关于黄人及其著述、黄人文学思想和黄人诗词创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出概述。第一章为“黄人的生平”。第一节将黄人生平分为常熟和苏州两个阶段,对他的一生作出简要描画。对于黄人加入南社这一重要行动,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故第二节以王永健先生的论述为切入点,考察黄人加入南社的时间及在南社的相关活动。第二章为“黄人诗歌的思想内容”。本章以现存诗歌为主要材料,归纳黄诗思想内容动态变化的四个分期,分别为“十岁至二次落第”期、“二次落第至甲午战败”期、“甲午战败至庚子事变”期和“庚子事变—逝世”期。在充分释读黄诗的基础上,分阶段揭示作者政治思想的动态变化、哲学思想的动摇与重建,认识黄人的爱情观念,并考察他借闺情、山水和游仙抒怀的深层原因。本章最后总结出作者思想上的几对矛盾:欲忏情却始终有情、欲入佛门却不入、欲出仕却不出,指出其思想上的最终归宿是学术和教育事业。第三章为“黄人诗歌的艺术风貌与渊源”。第一节主要论述黄人诗歌“尚真”和“重情”的艺术特点。第二节从内容和形式层面剖析黄诗奇肆诡丽的艺术特点。第三节论述黄诗“遍和诸家,和中有我”的独特风格。第四节以三部分探讨黄诗的渊源。第一部分概述黄人家学和自学对诗歌奇肆诡丽特点的影响。第二部分探讨常熟地域文化与黄诗“尚真”“重情”特点的紧密联系。第三部分简述南社时代风潮对黄诗“遍和诸家,和中有我”特点的熏染作用。第四章为“黄人的诗学观念”。本章将以黄人著《中国文学史》及其论诗诗为窗口,结合其诗歌创作倾向,深入研读有关材料,总结黄人“诗本天籁,出乎自然”“融通唐宋,力求开辟”和“奇正相济,以奇为变”的诗学观念,并探讨其文学批评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