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质量飞轮形状约束的非线性扭矩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ju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是汽车动力传动系的重要组成部件,对于降低整车传动系的扭转振动、缓解传动系的冲击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舒适性和零部件工作的可靠性。论文对双质量飞轮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对结构紧凑且应用广泛的周向短弹簧双质量飞轮进行了研究,对引入摩擦理论的周向短弹簧双质量飞轮扭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针对引入摩擦的周向短弹簧汽车双质量飞轮在工作时弹簧与飞轮间的作用力分析基础,分析了摩擦对周向短弹簧双质量飞轮的扭矩和等效模型的固有频率的影响。针对双质量飞轮对低扭矩小扭转角应具有柔性以降低一阶固有频率和高扭矩大扭转角应具有高反抗力矩的力学特性要求,对周向短弹簧双质量飞轮的变刚度的可实施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改变初级飞轮内侧接触型线,实现“理想弹性特性”的非线性约束连续非线性变刚度的思想,并构建出计算分析模型。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对双质量飞轮的发展及其现有典型的双质量飞轮的结构及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重点研究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周向短弹簧双质量飞轮,分析研究了周向短弹簧双质量飞轮的初级飞轮型线和弹簧座的接触的受力特点,对比分析了弹簧座和飞轮间无摩擦和引入摩擦后两种不同情况,计算分析得到了引入摩擦时双质量飞轮在扭转角增大和减小两种情况下,初级飞轮、次级飞轮和弹簧座的接触点受力变化及的扭矩特性曲线变化规律,得出了和实验相符合的扭矩特性曲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周向短弹簧双质量飞轮扭矩传递过程的原理特点,提出了通过改变初级飞轮内侧型线来改变传递扭矩时和弹簧座的接触受力,即初级飞轮非线性约束型线模型,以获得具有“理想弹性特性”的连续非线性扭矩特性,并研究了非线性型线约束实现的原理方法。对此,提出了几种不同的非线性约束型线;讨论了不同类型曲线及方程;分析计算了非线性扭矩特性初级飞轮新型线和弹簧座接触的受力特性,得出在新型线下双质量飞轮在扭转角增大和减小时初级飞轮、次级飞轮和弹簧座的接触点受力变化规律;导出了双质量飞轮扭矩传递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约束型线的参数设计,分析比较了不同初级飞轮约束型线使得双质量飞轮具有的不同扭矩特性曲线,得出了适合初级飞轮的形状约束内侧型线。针对新型线设计开发出windows环境下的飞轮型线设计与分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论文所提出的新型周向短弹簧结构的扭振减振器,实现了低扭矩、小扭转角具有柔性和大的高扭矩、大转角时具有高的反抗力矩的特性需求,同时实现了扭振减振器扭矩特性的光滑,并使刚度随着路况及负荷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避免了临界位置的刚度跃变,提高了汽车的平顺性和抗扭振能力。
其他文献
在许多领域,超细颗粒的分散已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及提高工艺效率不可缺少且十分重的技术手段.在矿物加工领域,控制分散是获得选择性浮选分离的重要条件.在集成电路制造业
为实现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智能终端间的互操作,保证终端的通信安全,文中提出了采用内置安全的可扩展消息和在线表示协议(XMPP)与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通用面向对象变电
该论文主要研究了用KMnO氧化法、NaCrO氧化法及L-氧化剂氧化法氧化菲制取菲醌,探讨了每种氧化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中找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并对L-氧化剂法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
该课题主要研究顶煤放出体形态、放煤参数及放顶煤工艺、顶煤运动对放出体运动规律的影响,提高放顶煤开采回收率的途径.采用现场观测,掌握顶煤放出体的形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该文旨在寻找一条开发新型导电粉末的工艺方法,以期降低其产品成本,扩大其工业应用范围.该次实验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对其进行涂覆改性.以重晶石做为基体材料(核芯材料),在其表
本文中主要介绍了一个机遇移动计算平台的资产管理系统架构的设计方案.在二维码标签中引入了图片加密算法,并针对Android手机这类低功耗处理器性能较低的移动手持设备进行了
对钼矿选矿及铜钼分离的研究现状和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了提高难选钼矿回收率的意义和寻找新型铜钼分离抑制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