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材—混凝土—钢多管双壁空心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ocec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材-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柱(FRP-concrete-steel double-skin tubular columns,下称“经典复材-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柱”或“经典DSTC”)是复材与传统的钢材和混凝土组合形成的高性能组合构件。该新型构件由复材外管、钢内管以及填充于两者之间的混凝土(下称“主体混凝土”)组成。该组合构件具备的主要优点包括:(1)自重较轻;(2)延性和抗震性能好;(3)耐腐蚀性能好;(4)施工便捷。但是目前国内外对经典DSTC的研究还是不够充分,许多文献对影响经典DSTC的性能研究都只限于改变复材管的类型、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空心率、加载的方式、钢管的径厚比或在钢管浇注混凝土等,都只是在已有材料和位置上作出一点的改变,对增强经典DSTC某些性能的其他方法却很少提出。本文提出的新型复材-混凝土-钢多管双壁空心柱(FRP-concrete-steel multi-tube double-skin tubular column,下称“新型柱”)在经典DSTC的基础上,通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管局部约束经典DSTC部分混凝土,来提高经典DSTC的抗压承载能力,旨在解决经典DSTC轴压性能不够强的问题。本文进行了6根新型柱和1根经典DSTC的单调轴压试验,研究不同的FRP(GFRP和PEN FRP)外管种类、CFRP内管体层数(2层、3层和4层)、局部约束核心混凝土体积(即取代率)对新型柱的单调轴压本构关系的影响。分析不同层数CFRP内管体与模型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试件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环向应变分布、约束混凝土的轴向应变和环向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轴向应力-应变曲线和CFRP内管体与试件中的CFRP内管体、模型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再结合现有的FRP约束混凝土模型和经典DSTC模型,推出新型柱的新模型,再用该模型对本次试验试件的截面进行混凝土承载力-轴向应变分析,最后把该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与本次试验所得的混凝土层承载力-轴向应变曲线进行对比。采用新型柱的截面形式、提高取代率和采用大断裂应变PEN FRP作为外管的方法都能很好地提高复材-混凝土-钢双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但是当取代率到达某个范围时,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增加变慢。但是本文推出的新模型不能很好地预测试验结果,需要更多的试验数据与研究工作来推出适合于新型柱的本构模型。
其他文献
芳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在芳烃的合成中多会用到铜、钯等过渡金属催化剂,反应成本高,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大。
中小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QL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根据QL银行当前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现状,采用实地调查方法搜集与中小企业授信息息相关的数据,深入探讨中小企业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目前QL银行中小授信流程存在的弊端及相关管理制度的缺失,提出风险管控的合理化建议。
联烯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或药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也是药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结构片段。目前,已经报道的合成联烯酰胺类化合物的方
戊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存在于环己醇氧化法制己二酸的副产物三元混合二酸之中。混合二酸中除戊二酸外,还包括少量丁二酸和己二酸。戊二酸的市场价格远高于混合二酸
本文依托两河口水电站的建设,对水轮机水力设计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行以下工作。首先,根据电站基本参数和自然条件初步选定机型,设计不同方案。其次根据不同叶片数、导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品需求个性化程度的加深,制造者面临着迄今为止最大的难题:怎样为消费者提供价格最低、交期最短、服务最优、质量最好的产品。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中提
葛根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药,其中含有多种异黄酮类药用成分,例如染料木黄酮,异黄酮类结构的相似导致其分离纯化困难。分子印迹膜(MIM)综合了分子印迹技术(MIT)和膜分离的优势,
Y企业是一家九十年代初创立于中国深圳的钟表制造商,经过多年的发展,业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在整个行业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随着近年来全球市场环境的巨大影响,国内经济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各种各样不同档次价位齐全的钟表产品纷至沓来,优秀的品牌、精良的制造、合适的价格,令人目不睱接难以抵挡,也给当前的中国钟表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考验。精益生产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诞生以来,就一直备受各行各业的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面对积弱已久的近代中国,众多有识之士为挽救国家命运而努力奋斗,希望可以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救国之路。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加上爱国人士的忧患意识逐渐形成了通过教育挽救国家的热潮,教育救国思潮曾在近代中国社会中得到普遍认同,黄炎培就是推崇教育救国思潮的代表性人物。出生于19世纪末的黄炎培亲眼目睹了中国的贫弱和落后,他寄希望于教育,坚信挽救国家的唯一方法就是发展教育。
图像配准是许多图像处理技术当中的关键步骤,尤其在许多遥感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遥感图像的融合、分类、目标检测和超分辨率重建等应用中,都需要高精度的配准技术作为支撑。现有的图像配准技术多数针对于可见光图像,对于多模图像配准,现有流行多模图像的配准算法多为基于强度的配准方法,但对于多光谱图像的配准而言,实际应用中大部分基于强度的配准方法存在局限,特别是针对于多光谱遥感图像中可见光图像与近红外光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