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PO4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wer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橄榄石型结构的LiFeP04正极材料目前被广泛认为是最具开发和应用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材料的理论比容量较高(约为170 mAh/g),对环境较为友好,安全性和热稳定性较为优良。但是由其自身结构所限制,使得材料的离子导电率与电子导电率较低,最终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的应用。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FeCl2为铁源,制备LiFeP04前驱体,以二煅烧法,通过有机添加剂的使用制备粉体材料。通过对合成样品做X-射线衍射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及电化学测试等检测,来研究焙烧温度、煅烧时间、添加剂以及金属离子掺杂量对合成LiFeP04正极材料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以FeCl2·4H20为铁源时,选择煅烧温度为670℃,添加适量的Vc和月桂酸,LiFeP04材料在0.1倍率下能表现出更好的放电性能与循环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1.69 mA.h/g,经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约为99%,但当放电倍率提升后放电性能较差,1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只有101.46mA.h/g。当前,通过包覆工艺技术的应用发展LiFeP04正极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已有了较大改善。金属离子掺杂改性被认为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提高LiFePO4离子传导速率的方法。对使用Vc和月桂酸修饰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iFePO4分别掺杂V、Cr、Mn等离子时发现,V离子占LiFePO4正极材料摩尔比的2%时,合成出来的LiFePO4样品表现出最好的放电性能与循环性能。常温下的0.1倍率和1倍率下初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超过133.19mAh/g与110.87 mAh/g,且经过20次循环后容量依然有较高的保持率;当Cr离子占LiFePO4的摩尔比2%时,LiFePO4材料的首次放电性能最佳,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5.30mA.h/g,但掺Cr离子3%的LiFeP04材料1倍率放电性能最佳,1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134.73 mAh/g,且都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循环20次后容量能保持99%;当Mn离子占LiFePO4的摩尔比2%时,LiFeP04材料的首次放电和1倍率放电性能最佳,分别为151.25mA.h/g、131.26mA.h/g,且在分别循环20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放电性能。
其他文献
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纤维作为纳米材料和碳材料的结合,具备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到复合增强材料、吸附材料、储氢材料、场发射材料、催化剂以及催化剂载体、锂离子电池、传感器、新型混纺材料、肌肉材料以及电子探针等诸多领域,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纤维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目前制备碳纳米材料的方法比较常见的仍然是CVD法,近年来CVD法得到较快的发展,而催化剂是这种方法制备碳纳米材
电化学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应用于研究多肽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能获取某些相互作用机理的相关信息。但是由于大多数多肽或蛋白质不具有电化学活性,从而阻碍了这一方法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二茂铁甲酸为起始原料,采用液相合成法得到具有电活性的还原型谷胱甘肽-二茂铁(化合物7,Fc-GSH, Fc:ferrocene,二茂铁),总收率为12.5%和氧化型谷胱甘肽-二茂铁(化合物10,Fc-G
当今,高科技产业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追求器件和装置的轻量化,因此铝合金和镁合金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它们虽具有低密度、高比刚度、突出的减震性能和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但
  本文通过CFD方法对S特性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S特性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仙居抽水蓄能电站S特性进行优化设计。最终东方电机在S特性优化方面取得了突破,
2000年,我国尿素企业亏损面为80%,几乎全线崩溃。随着化肥市场环境的变化,农民生产观念和购买习惯的改变,世界化肥巨头纷纷涌入,化肥企业必须审视自己的生存、发展环境,慎重规划自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