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仅诗学思想综论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仅,字余山,一字渔珊,号涣山,浙江鄞县人,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卒于清同治七年(1868)。一生历经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阅世既深,初心不改,勤于吏事,政声颇佳。史称其喜好读书,于经、史、小学皆有撰著;而以诗为最长,其《继雅堂诗集》存诗2500余首。其实,陈仅于诗学理论也颇有见地。目前可见的其诗学著作有《群经质》、《诗诵》和《竹林答问》三部。《群经质》是陈仅的一部经学理论著作,分为上、下两卷,其中论及《诗经》的比重最大,共提到《诗经》中的作品123篇。其《诗》学思想是:诗教为本;推重“周文”;以《诗》论古。《诗诵》是一部专论《诗经》的诗话类的著作,共有五卷,《诗诵》最主要的主题就是陈仅倡导“诵《诗》”法,反对“叶音说”。此外,《诗诵》中还表现出陈仅“《鲁颂》非’颂’”的观点以及他认为杜诗可征于《诗经》。《竹林答问》作于道光己亥(1839年),是陈仅与侄诗香(芸阁)讨论作诗之法的著作,体例上属于问答体,共讨论了 163个诗学问题。其论作诗之法主要包括:论诗之技巧、论诗之用韵、论诗之炼字炼句、论作长排律之法。陈仅的诗学思想是以《诗经》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以“经世致用”为第一要义;其读《诗》强调“以诵读《诗》”法,就是用诵诗去解《诗》,其核心是藉“诵”去体味《诗》中的微妙之旨;其作诗注意反应现实,讲究声韵,从诗意中炼字炼句;其论诗强调遵循规律而不能以古人为绳苛。陈仅诗学思想总体来说较为完备,但他的诗学思想中也有一些偏激的、消极的成分,如尊古抑今、礼教至上、固步守成。总之,陈仅虽然不是清代众多文人、学者中卓荦大家,但他的诗学思想是清代诗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他在《群经质》、《诗诵》、《竹林答问》、《继雅堂诗集》等著作中所提出的许多观念是特出而有见地的。特别是,他将诗歌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诗歌中寻求生活经验、学习做人处世的方法,这也表现了他的经世致用原则,与自《诗经》以来的兴雅传统一脉相承。
其他文献
对新的经济形势和施工技术条件下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灰土垫层法、挤密桩法、强夯法和桩基础)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黄土深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性的分析
林庚是典型的诗人型学者、才子型学者,是20世纪楚辞学界以“诗心”治骚的代表人物。其所著《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研究时间均长达数十年,但篇幅皆极简洁。林庚在极简洁的论述中,辨析楚辞之“体”、校释楚辞之“文”、考证楚辞之“史”、破译楚辞之“义”、阐释楚辞之“美”,涉及了楚辞研究的多个层面,且新意频现、创见迭出。贯通此二著来看,林庚建构了其楚辞研究的独家坐标系。其楚辞研究坐标系的最初建
前不久,某市市长在微博上与群众互动的新闻引发热议。“各位亲,欢迎反映问题,但注意留下联系方式,否则又是我失礼了,不能及时服务您”“市长,袁家大桥变危桥已经几年,希望您处理一下
报纸
目的:观察电刺激耳穴神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的即时降压效果,为临床应用耳穴疗法治疗高血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07月-2020年01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历经几番苦苦追寻,我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启蒙,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理论的教育,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根本转变,并且光荣加入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