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是农业的命脉,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投入了很大一部分资金对洞庭湖开展了持续的治理工作,先后经过了一期治理和二期治理,但由于社会的、历史的诸多的因素,在项目建成之后,只注重评价工程质量是否达标,而项目产生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合理确认,项目的经济后评价被长期忽视,这种现象致使项目的财务效益普遍较差、工程老化失修、工程维修和改造依赖国家拨款。项目的经济后评价是通过对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工作的回顾,全面总结投资项目管理经验,肯定成绩,吸取教训,从而提高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的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项目经济后评价作为促进投资管理科学化和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对洞庭湖治理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经济后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对洞庭湖治理项目经济后评价进行研究,是在有关项目建成投产一段时间后进行的经济评价,带有一定程度的工作总结性质。本文首先分析了建设项目经济后评价的理论基础,然后对洞庭湖治理项目经济评价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洞庭湖治理项目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结合洞庭湖实际情况,对其治理项目按工程性质及功能分别研究适合的财务后评价和国民经济后评价方法。最后,以洞庭湖治理项目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垸三垸蓄洪区工程作为一个实例,对其进行经济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洞庭湖治理的实际情况,对治理项目分类进行财务评价以及国民经济评价,为洞庭湖治理已实施项目和未来将启动项目的评价提供理论以及实践上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