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治理项目经济后评价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是农业的命脉,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投入了很大一部分资金对洞庭湖开展了持续的治理工作,先后经过了一期治理和二期治理,但由于社会的、历史的诸多的因素,在项目建成之后,只注重评价工程质量是否达标,而项目产生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合理确认,项目的经济后评价被长期忽视,这种现象致使项目的财务效益普遍较差、工程老化失修、工程维修和改造依赖国家拨款。项目的经济后评价是通过对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工作的回顾,全面总结投资项目管理经验,肯定成绩,吸取教训,从而提高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的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项目经济后评价作为促进投资管理科学化和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对洞庭湖治理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经济后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对洞庭湖治理项目经济后评价进行研究,是在有关项目建成投产一段时间后进行的经济评价,带有一定程度的工作总结性质。本文首先分析了建设项目经济后评价的理论基础,然后对洞庭湖治理项目经济评价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洞庭湖治理项目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结合洞庭湖实际情况,对其治理项目按工程性质及功能分别研究适合的财务后评价和国民经济后评价方法。最后,以洞庭湖治理项目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垸三垸蓄洪区工程作为一个实例,对其进行经济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洞庭湖治理的实际情况,对治理项目分类进行财务评价以及国民经济评价,为洞庭湖治理已实施项目和未来将启动项目的评价提供理论以及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形象塑造是各民族国家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民族复兴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当代民族形象的文化建构既要尊重民族文化之根,也要重视在国民教育和大众文
特色办学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不同的校长对特色办学却有不同态度。特色办学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不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学校可能变得麻木不仁、面目模糊、被动
晚明东林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东林人士士人和官员合一的身份,讲学而议政的治学风格,既有着传统上的文化和精神资源,也反映着晚明时代的新气象,深刻地反
<正>对于中国的经济宏观趋势,我觉得可以用一点概括就是城镇化。在这里面做文章,高空作业平台的机会有很多。中国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施工市场,事故中80%的都是高空作业死
期刊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对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踏上新征程,履行新使命,担当新作为,各地将"全面
把情感教育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去,尤其是在完形填空的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情感教育;把阅读材料中传递出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受到思想情
本研究致力于探讨大学生之间社交回避与人际关系、同伴信任的关系,采用沃森和弗兰德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郑日昌教授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以及Rempel和Holmes编
积雪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表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季节性积雪是我国西北山区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宝贵淡水资源。积雪的积累与消融,伴随着能量与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月-12月12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6年1月-12月12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对比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