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历史迈进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类行业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关注和严格控制的行业。由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性,中国建筑行业在应对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绿色建筑即是在这种情势下引入的一种新的建筑理念。其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提出的绿色设计理念正契合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成为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议题。重庆市自1997年成为直辖市以来,道路、桥梁、工厂等设施建设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建筑业也取得了空前的进展。尤其是住宅建筑的开发和建设,更是成为重庆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重庆本是山地滨水城市,蕴含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也拥有建设绿色住区的诸多有利条件。然而事实是,在这些住区的建设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同时也使得环境遭到一定的影响。在此情形之下,引入绿色住区的设计概念,以适应重庆这座滨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论文首先回顾了绿色住区发展历史并分析国内外关于绿色住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论述中分析了人居环境、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及节能建筑等概念和设计理念的发展。然后通过对欧洲、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绿色住区实践的分析,从经济、地域、气候等角度总结其发展绿色住区的经验。最后简要介绍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制定的绿色住区的相关设计规范和评价标准。在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中,简要分析了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并介绍国内相关设计规范和评价标准。最后通过对苏州朗诗绿街区和深圳万科城四期等几个绿色住区项目的分析,总结绿色住区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在理解绿色建筑概念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作者对重庆滨水住区做了详细的调研。首先,从重庆山地滨水城市的特点出发,分析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态资源等基本条件。然后通过对重庆滨水住区的建设历史、发展特点及类型区分等论述,总结重庆滨水住区的基本现状及建设滨水绿色住区的基本条件。在总结上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从绿色住区的视角对重庆主城区滨水住区现状进行调研的策略、范围、内容和方法。在调研过程中,有重点有层次地深入剖析重庆绿色住区在以下六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及发展条件: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建筑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运营管理。论文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和概括,总结重庆主城区滨水区域发展绿色住区的优势和劣势。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重庆主城区滨水绿色住区的设计原则:统筹全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并且探讨其设计步骤。论文分别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设计及生态资源利用等角度,探索重庆主城滨江住区在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策略和设计要点。在规划设计中着重处理山地滨水的场地关系,为住区提供良好的整体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着重扬长避短,通过平面、立面、剖面的处理方式提高住宅的日照、采光、通风以及热工性能。在景观设计阶段着重利用水体优势,创造立体景观体系。在生态资源利用方面着重体现在提高住区管理质量,以及探索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方式。论文最后从绿色住区的角度,对瑞安重庆化龙桥项目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场地的日照和通风模拟等技术手段,分析该住区的性能。结合场地调研及图纸图纸,探讨在重庆主城滨江住区设计中可以用到的绿色建筑策略,从而为以后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经验。论文得出结论,在重庆主城区滨江区域发展绿色住区是可行且有利的,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重庆山地滨水城市的特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通过优劣势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等手段,设计符合标准的绿色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