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开花期抗旱性遗传位点的初定位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范围内,玉米(Zea Mays)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玉米散粉与吐丝的时间间隔(Anthesis-Silking Interval,ASI)一般较小,为1-2天。而一些环境胁迫(尤其是干旱),常常导致ASI增大、雌穗难以正常授粉、无法结实,从而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解析控制干旱胁迫下ASI产生的遗传位点,并最终克隆相关基因,将有助于解析ASI产生的机理,并可能通过遗传改良提高玉米的抗旱性。本研究以热带亚热带、抗旱玉米自交系CIMBL55为供体亲本;以温带、干旱敏感自交系Mo17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1代、回交2代组配BC2F3群体,构建了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利用该群体BC2F4家系在开花期进行了正常生长和干旱胁迫处理,调查了两个条件下的株高、叶片数、叶夹角、开花期及ASI等表型数据,并对这些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定位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利用BC2F3群体构建了一套玉米高密度遗传图谱,总图距2581.10cM,作图标记12,198个。  从整个群体来看,在株型方面,干旱明显降低了BC2F4群体的株高和穗位高,而对雄穗分枝数、穗上叶数、总叶数影响较小。在开花期相关性状方面,干旱对该群体抽雄时间,散粉时间影响较小,略微推迟1-2天,而对吐丝时间和ASI影响较大,使吐丝时间推迟至少7天,使ASI至少增加7天。  水区叶夹角QTE定位,一共发现3个QTL,在2号染色体的5.5cM处发现了一个主效的QTL,位于4.5cM至7cM之间,对应的物理区间为9Mb,LOD(Log of Odds,LOD)值为40.5,该QTL能够解释21.44%的表型变异。  对开花时间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发现8号染色体的146.38cM至146.95cM这个区段,是一个主效区域。  对旱区ASI,构建了由380个家系组成的亚群,共计定位到10个QTL。效应最大的QTL位于8号染色体123.7cM处,LOD值为9.02,表型解释率为8%,遗传距离为0.32cM,对应的物理区间为0.95Mb。对应B73V4版参考基因组,在该区间内,共定位到18个候选基因。  水旱两区ASI的QTL定位,没有找到重叠的区段,说明在正常条件下,控制ASI的那些数量性状位点不会在干旱的条件下起作用,即研究玉米抗旱,设置干旱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干旱严重制约着玉米的产量,选育抗旱品种可有效降低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BC2F4群体,分别在正常生长和干旱处理下研究玉米开花期的抗旱性,旨在探索调控玉米抗旱的遗传位点,并为后续抗旱基因的精细定位和玉米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具有动态表皮的建筑设计已被广泛地引入建筑环境议题的解决方案之中.从形态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参数优化来探索不同动态表皮类型的环境性能差异,为设计前期的选型提供参考
普鲁兰降解酶(pullulan degrading enzymes)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它能够专一水解普鲁兰多糖α-1,6糖苷键或特定位置的α-1,4糖苷键。普鲁兰降解酶在工业、洗涤去污业
在线仿真器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制的在线仿真器是针对上海大学上大众芯微电子公司与北京某半导体公司联合设计的16位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DSP芯片已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3GWCDMA系统下自适应的动态呼叫接纳技术。借鉴了以前静态CAC的思想,将动态CAC与动态资源预留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全新的基于IGM干扰保护带的资源管理方法。该
中房·玺云台项目是宁夏中房实业集团旗下的“绿色人居”精华产品,7号楼项目更是取得了宁夏首个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项目综合运用了十项智能科技,集结了橡胶垫隔震技术、
传统的视频传输系统采用的是基于PC机的系统,因为系统功耗大,可移动性差,体积大,极大限制了它的应用领域。所以由于社会高速发展,尤其是无线传输技术,嵌入式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
为了解夏热冬冷地区高校学生宿舍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对采暖和制冷能耗产生的影响,以武汉大学学生宿舍为例,根据校园能耗监测平台的能耗数据,选取不同朝向、不同楼层学生宿舍
混沌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前沿领域之一,混沌同步是混沌通信的关键问题。混沌通信研究的课题包括混沌源研究、混沌调制技术、扩频多址系统的混沌扩频码和混沌加密技术等。
基于气候风洞的试验段设计和风洞内多参数的交互作用,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参数气候风洞的大型太阳辐射模拟系统,改进了灯阵的布置形式.辐射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辐照在0~1
本论文对GaAs基RCE光探测器的微机械调谐与响应波段的拓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其中黑体加下划线的内容为创新性工作成果):一.在国内首次对MOEMS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