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燃煤发电仍是主要能源获取方式。煤炭的燃烧会带来污染问题,特别是气体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减少污染排放,我国实施了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法规,该法规的有效实施取决于污染物的监测水平。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污染监测产品技术主要由国外控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染监测技术和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此背景下开展了针对SO2、NO和NO2三种气体吸收光谱分析和在线监测方法研究。开展了SO2气体监测的光谱分析方法研究。通过对二氧化硫气体吸收光谱的研究,确定了研究光谱波段(270-310nm);针对二氧化硫吸收光谱特征:连续和周期震荡光谱结合,利用Beer-Lambert定律,建立了改进的差分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对二氧化硫测量,使二氧化硫的浓度测量有更好的线性度和抗干扰能力;设计并建立了实验研究装置;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二氧化硫监测指标如下:在信噪比为2时的探测限为0.1ppm m,零点漂移小于0.2ppm,测量误差和量程飘移小于1%;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样机,基于自己开的软件实现了自动测量、自动数据处理、自动存储等功能;现场应用表明,开发的二氧化硫分析仪适合用于在线现场测量。研究了温度对SO2气体测量吸收光谱分析的影响,研究发现:在SO2气体测量中,温度会对测量产生影响;温度对气体测量影响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温度对于吸收光谱性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温度对于光谱仪性质的影响;在30-130℃范围内,二氧化硫测量的光谱参量与温度成线性关系;在15-40℃范围内光谱参量与温度间成二次函数关系;通过修正,在24-42℃范围内,二氧化硫气体测量精度为小于1%。开展了NO气体浓度测量光谱分析方法的研究。由于NO气体的特征吸收波长与SO2气体的特征吸收重叠,研究的重点放在分解重叠的SO2和NO气体吸收光谱,论文提出了分解关联光谱的方法,排除了二氧化硫对一氧化氮气体测量的干扰;研究发现:利用在300nm波段获得的SO2气体浓度可准确的推导出SO2气体在226nm波段的吸收光谱,通过几何相减可以得到NO气体的吸收光谱;基于理论分析,建立了NO气体浓度测量的实验装置;研究表明:该系统测量NO的最低探测限小于0.8ppm m,零点漂移小于1ppm,测量误差和量程飘移都小于1%,直到1000ppm的SO2气体干扰情况下,NO测量结果波动小于1%;开发了NO气体分析仪,通过软件,实现了自动测量、自动数据处理、自动存储等功能;现场应用表明,开发的一氧化氮分析仪适合用于在线现场测量。开展了NO2气体检测吸收光谱分析研究。NO2气体的吸收特点,与SO2气体的吸收特点相似,其吸收截面谱都可分为连续谱和震荡谱,因此利用我们改进的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可以实施NO2气体浓度的测量;建立了实验装置;研究表明:该系统检测NO2气体浓度的指标如下:最低探测限小于1ppm m,零点漂移小于1ppm,量程飘移和测量误差都在1%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