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实证方式探讨教师书面和元语言解释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倒装句的影响,具体考察教师书面反馈对他们学习英语倒装句的有效性。本学位论文具体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书面修正性反馈对英语倒装句有好的学习效果吗?2)其反馈效果是否能得到很好的保持?本实验持续11周,受试者为湖南某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的45名大一学生。所有受试者按照等同的男女比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人:第一组(5男10女)接受试卷上书面修正性反馈和元语言解释;第二组(5男10女)仅接受元语言解释;控制组(5男10女)对该组学生试卷不做任何批改和元语言解释。整个实验过程中,受试者均接受了三次关于语言倒装句的单项选择测试:前测,及时后测,延时后测。每次测试成绩均予记录,第一和第二组学生在前测后的两周内接受了四次英语倒装句的教学。所有有效试卷的得分情况经严格客观评判和统计均采用社科统计软件包(SPSS,16.0版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同源检测,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前测中,三组受试对英语倒装句的掌握程度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经过四轮任务型书面修正性反馈或元语言解释后,第一组接受书面修正性反馈和元语言解释的进步最为显著;第二组仅接受元语言解释,受试进步较大;控制组学生不接受任何反馈,对英语倒装句的掌握无显著进步。两侧测试中,第一组受试成绩最高,第二组和控制组的差异不显著,第一组的两次后测成绩均明显高于第二组。2)第一、二组在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中进步显著,且这两组在延时后测中,受试成绩有所上升,反馈效果得到很好保持,但第一组的两次后测成绩均明显高于第二组,仅控制组受试对英语倒装句的掌握没有显著进步。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对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书面修正性反馈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但教师在提供书面修正性反馈时,应探索与学习者语言水平相匹配的反馈形式。此外,教师给出反馈后,要为学习者提供修正和练习的机会,以助促进他们关于英语倒装句知识的内化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