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大意为:世间没有一成不变且永葆活力的事物。教育亦如此。在现代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不断出现,重新调整教育思路势在必行。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便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所以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出现决非偶然,它是对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基点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否定,是对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在内的整个教育模式的一种具有战略性的新选择。那我们的数学教育也必然要经历一场变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思想的转变意味着教育方法也要随之改变,然而在日常教学当中,我们的许多初中数学老师仍采取“类型+方法”教学方式,大搞题海战术,全力以赴地为提高学生分数而教,这种仅为应试而教育的教育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是有相当差距的。因为学生仅是应试的高手,而一旦面对实际问题时便束手无策。所以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的是有用的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数学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逐步深入,而数学应用的处理总有人为编造的痕迹。教学方式、方法仍需进一步改进。本文仅以数学与经济的关系为出发点,首先阐述数学对经济的间接影响,以及数学在经济学方面的应用,间接了解英、美、俄、荷兰、日本等国的中学数学应用教学情况,同时把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着重于数学应用教学作了简单介绍。此后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教科书为例,深入剖析初中数学课中渗透的经济问题,在此之上,借鉴国内外教学改革的经验,结合自己粗浅的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经济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把学生接触到的经济问题,学生感兴趣的经济问题,与未来生活、就业相联系的经济问题,进一步利用“数学建模”和“课题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及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习“有用的数学”,让经济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赋于生活的气息。大学虽然不断扩招,但这也仅能为部分学生提供继续学习机会,也就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本文针对现状提出想法:有必要在中学期间学习就业、生活必须的有用数学知识,才能更好得处理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审视生活中的实际经济问题。合理理财,看清商家的促销手段,经济实惠地选择手机资费方式,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正确处理遗产问题等,这样就会处理好生活中许多经济问题,化解生活中的矛盾,有助于个人生活的幸福,也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以此逐渐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不仅与“考试”、“升学”有关系,更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有用知识,这样也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能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