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Web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与容错技术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k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网络应用逐渐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如www、ftp、email等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服务,网络的流量也呈爆炸式的增长。当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这一技术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速度太慢。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网络的带宽和完成事务处理的服务器性能。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线路的带宽将逐渐不再是造成网络瓶颈的主要原因,瓶颈的发生将主要取决于网络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由于客观存在的物理内存、CPU的处理速度以及操作系统等各方面的制约,当有突发的大量数据到达时,服务器往往无法及时处理完所有收到的请求,从而造成应答的滞后、请求的丢失等情况,更严重的是这将导致一些请求报文由于超时而重发,这样不仅加重了传输线路的负载,而且也加重了服务器的处理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提高服务器CPU的速度,加大内存容量等硬件措施来实现。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客户对网络服务的要求的基础之上,首先介绍了常见的提升网络服务能力的基本途径,讨论了在网络带宽没有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的前提下,如何在服务器端来提高整个系统对客户请求的处理能力,并提出了用多机模式来代替传统的单机模式的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多服务器协同处理客户的请求,从而在多个服务器之间分担负载,以减轻单个服务器处理报文的负担,并保证整个系统对客户的透明。 本课题在深入研究了各种负载均衡的方法之后,讨论了采用软件方式在多个机器之间实现负载分发的方式,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多机系统、具有负载均衡功能的Web服务器。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在享受了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对网络本身的安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虽然被称为网络安全的第二道防线,
本文试图将主动检测和被动检测这两种对网络行为进行了解的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清晰的掌握网络行为。首先介绍了关于网络检测技术的一些概念和进展,对主动检测和被动检测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日新月异,我们已经从信息匮乏进入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的时代。作为解决信息过载的主要方案,协同过滤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一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