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建筑物挡风遮雨的最底线的功能要求,而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室内空气品质(IAQ)。人们已经认识到解决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IAQ问题已成为当前建筑环境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室内污染日趋严重,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空调。目前的空调系统往往只是注重室内的热湿环境,而很少考虑室内空气品质这一因素。本文就是从室内空气品质这一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室内典型的污染物,探讨控制这些污染物所需新风量的确定方法,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这一目的。由于不同建筑在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本文仅对比较典型的办公建筑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室内空气品质负荷的概念,指出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与室内的污染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污染物浓度要满足一个合理的标准的要求,而标准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文中选取CO2和HCHO作为办公建筑内的典型污染物,采用对数指标评价方法作为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制定了典型污染物CO2和HCHO的浓度新标准。另外还制定了不同的不满意度所对应的标准值,可供设计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目前污染物浓度的实测值还比较少,仅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过测试。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污染物权重的计算,也为了以后的设计能够有更多的实测数据可以参考,本文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统计调查。具体内容包括调查的理论依据、调查方案的设计、试调查及其结果分析、正式调查及其结果分析等。此次调查取得了一定量的数据,通过分析与处理,会使人们更详细地了解办公建筑中各项数据的具体情况,对今后的设计工作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气流组织方式进行了分析,选取置换通风作为合理的通风方式。分别给出了混合通风和置换通风新风量的确定方法,并对其进行校核,进而推导出一个直接计算新风比的公式,省去了先计算新风量再校核的复杂过程。通过一个实例给出了控制办公建筑内典型污染物的置换通风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具体过程。最后,针对所举的置换通风案例,对其进行CFD数值模拟验证。通过考察室内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可以看出其浓度满足预定的标准,也就是说所计算的新风量符合要求。另外,通过对空气流速场和温度场进行分析,验证了模拟结果与案例中的计算结果吻合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