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陶俑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先秦,勃兴于秦汉,精进于隋唐,没落于宋,作为中国殉葬文化的衍生物,其兴与衰在它们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就已注定。陶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史上油墨重彩的一笔。在其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陶俑艺术早已将形式处理与意境表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古代先民在陶俑的创作过程中,巧妙地使用多种表现手法,令作品中各个元素之间富有变化与节奏感,并且始终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贯穿其中,从纯粹、概括的造型出发,将客观物象的“实”与“虚”、创作对象的客观景物与创作者的主观感情紧紧融为一体,以此达到的一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境界,使观者产生一种美的感受,寻到一种共鸣,并为之会心一笑。不论在陶俑的造型语言特征、表现手法上,还是在其所要营造的气氛和意境表达上,中国陶俑艺术都向我们展示了其独特的审美趣味,呈现给我们的作品或自然纯真,或高贵典雅,或雄浑豪放,这也正是中国陶俑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