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和移动支付端的普及,个人信息使用不断的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来。通过掌握一个人的信息,我们可以很好的了解一个人的生产生活轨迹,这也导致个人信息带来商业价值飙升。但也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我们在经济往来、社交活动中常常出现个人信息被盗窃、买卖、甚至被二次加工利用等问题。对于这个窘境,一方面我们现行的法律上也在不断努力进行科学立法加大对于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但是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涉及个人信息法律关系复杂多样,遇到的侵权问题也非常棘手,导致在诉讼活动不管是从事审判工作人员在具体裁定案件时,还是当事人在保护自己诉权上都有力不从心之感。本文抛弃对于个人信息纯粹的传统学理研究思路,从司法认定的角度另辟蹊径,以个人信息的学理研究和实践运用相结合,以裁判文书案例分析的方法,更好的甄别个人信息与其他个人隐私、姓名、名誉等传统人格权属性内容。并且依据案例分析剖析现行我们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运行上遇到的难题,结合了法学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