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接受理论,文章对变异修辞的接受进行了探讨。从语言组合和搭配上来看,变异修辞是对语言常规的超脱和违背,或许它的辞面意义不合情理,深层却藏着更丰富的涵义内容,它的目的不是在于说理,而在于烘托出语言表达者的真实感受,进而抒发其情感。文章认为,语境决定意义生成,因此在考虑变异修辞的接受时,必须先解读其接受语境。本文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大的方面来论述变异修辞接受所依赖的接受语境。语言接受语境小到语音,大到整个语篇;非语言语境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接受者的认知心理接受语境。这些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变异修辞的信息解码。文章发现,不同接受者因其认知能力的差异,对变异修辞的解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接受方式。从接受者是否顺应表达者意图的角度,文章将接受方式分为顺应接受和偏离接受,顺应接受即接受者顺应表达者的意图,偏离接受即不完全根据表达的意图进行解码。从接受者是否联系其前期接受经验,可以将接受方式分为静态接受和动态接受。静态接受即接受者不受别人经验的干扰,发挥其接受的主观能动性,但有可能偏因素,选用能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偏离离表达者的真实意图。动态接受即接受者联系自己的前期接受经验,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接受点,从而挖掘出变异修辞的更多隐含信息。然而,接受者对变异修辞的解读绝不可能单独采用某一种接受方式,而是顺应与偏离、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从而能更好地解读变异修辞的内涵意义。然而,在变异修辞接受中,接受者大多采用偏离和动态的接受方式,更能发挥接受者的接受能动性,对语言表达的促进作用更大。既然在接受变异修辞时,接受者可依据不同语境选择不同的接受方式,那么变异修辞接受活动就会呈现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接受的个体性、社会性和选择性上。文章坚持,接受者在接受变异修辞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影响信息解码的语境和动态接受方式,创造性地解读表达者的意图,使表达的价值不断升华,因为积极能动的接受能刺激语言表达的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