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在我国发展迅速,此中研发的一些抗病、抗虫转基因水稻品系已经进入申请生产种植安全证书阶段,但因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问题,至今仍少有品系批准商业化生产应用,国际上许多国家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都有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安全评价的要求。本研究,通过Tail-PCR、Genome walking和Southern杂交的方法对抗RSV转基因水稻中插入的T-DNA进行染色体定位,并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和Swath测序研究KRSV转基因水稻与其受体品种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对其进行安全评价,从而为抗RSV转基因水稻的推广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和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HindIII和EcoRI对抗RSV转基因水稻KRSV-1和非转基因水稻基因组DNA进行单酶切,经过Southern杂交,显示转基因材料均显示一条带,而非转基因材料没有条带,表明KRSV-1中的外源基因为单拷贝。(2)利用HiTail-PCR和Genome walking的方法扩增KRSV-1中T-DNA边界的侧翼序列。结果显示:T-DNA左边界是染色体2的序列,右边界是染色体8的序列,T-DNA携带1.6kb大小的染色体8上的DNA片段易位到染色体2上,插入于染色体2的22443520-22443553位点之间,在整合位点处伴随着染色体2上32个核苷酸缺失的现象,以及一个3bp的填充序列5’GCA。(3)Genome walking的结果表明,随T-DNA易位的序列在染色体8上得以恢复。经Blast分析:染色体2的断点处位于两个基因之间;发生易位的染色体8序列中,16434112-16434890区间是假基因,16435494-16435712区间位于编码某假定蛋白的基因中。(4)提取分蘖期水稻叶片mRNA,利用DGE测序分析,KRSV-1与香稻9407叶片m RNA表达共有7434条具有显著差异(P<=0.05)。转基因水稻与野生型之间mRNA表达差异分布在全部12条染色体上,并未集中在2号染色体插入位点周围。推测外源基因转入水稻过程中出现了非预期效应。进一步对mRNA数据进行筛查,未发现表达新过敏原蛋白和致毒蛋白的m RNA。(5)提取抗RSV转基因水稻和其受体稻的种子蛋白,利用SWATH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两种水稻种子共标记定量蛋白1887个,其中差异蛋白共357个。转基因水稻中的热敏蛋白具极显著差异,20s、40s、60s核糖体蛋白、ATP转运合成相关蛋白、几种伴侣蛋白、谷蛋白、组蛋白和几种病原菌诱导防御反应蛋白含量与野生型水稻相比具有较大差别。未发现原有过敏原成分表达出现显著差异,同时也未检索到新的过敏原蛋白、致毒蛋白和抗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