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溶性有机物质(DOM)是森林土壤中重要的可移动碳库,其微小变化都会影响森林土壤碳、氮循环。全球温度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温度变化影响到土壤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同时也改变植物与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改变DOM在土壤中的循环,但这种变化尚不明确。为探究增温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物数量与组成的影响,课题组于2014年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与全球变化研究站中,通过电缆增温方式,设置对照CT(不增温)、增温W(+4°C)两种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在每个样方的10 cm、20 cm、30 cm、40 cm土层安装零压力渗漏计,抽取土壤溶液,分析土壤溶液DOM的数量和组成光谱学特性。通过1年的研究结果发现,对照处理中土壤溶液DOC浓度的变化范围是3.88 mg L-1~31.24 mg L-1,DOC通量的变化范围是0.08 kg·ha-d-1到2.44 kg·ha-1d-1,增温后土壤溶液DOC浓度的变化范围是2.86 mg.L-1~33.12 mg.L-1,DOC通量的变化范围是0.04 kg·ha-1d-1到2.11 kg·ha-1d-1。与对照相比,增温处理显著增加20cm层土壤溶液DOC浓度,增加量为16.3%(P<0.05),对其他土层影响不显著,但降低所有土层DOC年通量,降低范围是26.9%~47.7%(P<0.05)。增温处理显著降低3~7月期间10cm、20cm土层土壤溶液DOC月通量,但在8-11月期间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于30cm、40cm层土壤,增温处理显著降低3-5月间土壤溶液DOC通量,对6-2月土壤溶液DOC通量影响不显著,增温降低10 cm、20 cm层DON、NH4-N年通量,降低范围分别是63.5%~65.8%、46.1%~51.2%(P<0.05)对TN、H03-N年通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相比,增温处理中各层土壤溶液的芳香化系数降低,疏水组分减少,分子量降低。对照和增温土壤溶液DOM主要存在3个强吸收区(1000-1260 cm-1、1300-1550cm-1、3200-3600 cm-1)和两个弱吸收区 460-680 cm-1、2850-3000 cm-1),表明本地区的DOM的结构较为简单,可能包括蛋白质、脂肪类、羧酸类、醇类、糖类等小分子的碳水化合物。但是增温处理后土壤溶液1000-1260 cm-1、1300-1550cm-1、3200-3600 cm-1波段加深加宽,表明土壤溶液中脂肪类,糖类等小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三维荧光谱的数据显示两种处理的土壤溶液DOM主要存在两个荧光峰,即可见光区富里酸(Ex/Em为300~360/370(440 nm)和类蛋白物质(250~300/300~350nm)。可见光区富里酸随土壤深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类蛋白物质则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增温后可见光区富里酸峰和类蛋白物质都减小,EMMs-PARAFAC分析析得到土壤溶液DOM还存在少量类腐殖酸物质C1(Ex/Em为250/520)。通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增温降低土壤溶液的DOM的年通量,同时增温后土壤溶液DOM组分和结构变得更为简单,分子量减小,疏水物质减少,芳香化指数减小。由于土壤优先吸附DOM中的疏水组分和大分子物质,因此,增温可能加速有机质矿化,进一步增加DOM小分子物质,降低DOM与土壤矿物结合能力。随时间推移,长期增温可能导致土壤有机质分解增加,有机质营养流失风险增加,土壤的固碳量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