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教师应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对于学生语言的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阅读课可分为三个阶段:读前,读中和读后。作为阅读课的首要环节,有效的读前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目前对读前活动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探讨了读前活动的类型或读前活动对学生的影响,而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是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鉴于此,本研究以高中英语教师对读前活动的设计及其影响因素为主要内容,以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为研究工具,以北京市某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的211名学生和5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学期(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的教学研究,并试图研究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前的现状;其次,高中英语教师对读前活动的设计及其影响因素;最后,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读前阶段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首先,常用的读前活动是提问和小组讨论,教授词汇以及提供背景知识;最不常用的读前活动是激活学生形式图式的活动。第二,教师平均每节课会用6分18秒来开展读前活动,然而仅有1分48秒用于师生互动。第三,通过教师访谈可知,影响教师对读前活动的设计的因素主要有:纲领性文件、教材、学生的情感因素以及教师本身。在这些因素中,教师提到最多的是学生。此外,读前活动在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如何设计出有趣的读前活动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提高教师意识并设计更多能够激活学生形式图式的读前活动、合理控制读前活动的时间、完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提供理论帮助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