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钱塘江引水总氮值超过2mg/L,必须针对钱塘江引水中硝酸盐氮开展脱氮研究。利用降氮技术对钱塘江高氮水进行处理并进行工程示范是杭州西湖水质改善和水生植被构建技术课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水生植被构建技术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是西湖水生植被恢复、构建和维持的重要基础。本工程以削减钱塘江引水中总氮含量为核心目标,综合运用多塘-人工湿地等生物-生态技术,通过工程技术集成,将1500m3/d的引水中的总氮降低40%左右,达到IV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本课题主要通过多塘-人工湿地耦合系统的运行调试,降低系统出水总氮,系统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研究不同水力负荷下系统的脱氮效果以及系统强化脱氮措施研究了改性水草塘的启动、调试、强化、试运行等阶段,分析了影响因子如pH,D0,温度,水力停留时间等对反硝化脱氮的影响,对比西吉县污水处理厂,比较不同工艺在不同地域下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结论:1.2007-2012年,钱塘江水体的TN浓度在2-4mg/L之间,硝酸盐氮占总氮中比例为38.42%-84%之间,平均在70%。2.启动阶段,系统处于较低温度,pH值在7-9之间,DO=4mg/L,改性水草塘对TN去除率无效果;系统出水对TN去除率约为10%。3.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改性水草塘与系统出水对TN去除效果明显。系统出水脱氮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HRT=1.9-3.8h下效果显著,在HRT=1.9h时运行条件下TN去除效果最佳。4.改性水草塘的最佳反应温度是25℃,湿地系统出水的最佳温度是30℃。5.在系统在较佳的脱氮效果时,其溶解氧呈分层分布,厌氧层,缺氧层及好氧层存在明显层结。在表层水深20cm时,其DO值约为1.8-3.2mg/L;水深50cm时,约为0.5-1.8mg/L之间;在水深70cm时,其溶解氧降至0mg/L,6.系统脱氮效果最佳时,改性水草塘的pH值于7.2-7.6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