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严重的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亟不可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作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成本低,对环境无害等优点。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紫外光照射严重影响其化学稳定性。本文选择在紫外具有宽带吸收的过渡金属盐作为基质,在550-750nm可见光区具有强烈发射的稀土离子作为激活剂,Bi3+作为敏化剂,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可用于DSSCs的光电转换层光电转换层。本论文第一章概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发展进程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相关的实验方法以及检测手段。第三章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稀土离子掺杂的(La, Y, Gd)32MoO6:Ln+(Ln=Eu,Sm),研究了其发光性能以及基质Mo-O电荷迁移态与Eu3+/Sm3+之间的能量传递。研究发现,样品在270-450nm处具有Mo-O电荷迁移态的激发,与Eu3+/Sm3+存在能量传递发射550-750nm的可见光。基质Mo-O电荷迁移态与Eu3+/Sm3+的能量传递方式为多级交换传递。同时研究了Bi3+的引入对Gd2MoO6:Ln3+(Ln=Eu, Sm)的发光性能的影响:掺杂1mol%的Bi3+时,Mo-O电荷迁移态峰位蓝移,并拓宽为250-450nm。Eu3+和Sm3+离子的发光强度分别加倍。表明Bi3+敏化的Gd2MoO6:Ln3+(Ln=Eu, Sm)材料更适合做DSSCs光电转换层。第四章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WO6:Bi3+, Ln3+(Ln=Dy, Eu, Sm)系列材料。研究表明Y2WO6基质由于本身的W-O电荷迁移态在250-350nm宽带吸收,Bi3+加入后由于6s6p能级的跃迁激发光谱拓宽为250-380nm。研究了Bi3+与Ln3+的能量传递作用,结果表明Bi3+与Dy3+,Eu3+以及Sm3+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16%,58%,20%。第五章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NbO4:Bi3+以及YNbO4:Bi3+, Eu3+发光材料,并研究其发光性质以及能量传递性能。通过Dexter的能量传递理论以及发光的浓度猝灭计算临界距离推断YNbO4与Bi3+的能量传递效率较小。在YNbO4基质中Bi3+与Eu3+的能量传递效率较小,Eu3+的特征发射主要是由于与YNbO4基质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