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热解碳材料/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控制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nh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催化反应作为燃料电池、金属空气以及电解水制氢的核心反应,在新能源转换领域被视为最关键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商用的电催化剂主要依赖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高昂的成本限制了电催化剂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因此需要开发高效而经济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碳材料具有高导电性、空间构型丰富和成本低廉等优点,通过元素掺杂与结构复合可以展示出增强与可调制的电催化特性。本论文以聚苯胺裂解的多孔碳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氮、磷、铁磷化物掺杂以及纳米氧化物复合对材料电催化特性的影响,考察了多孔碳材料对水的多功能电催化性能,包括氧还原、氧析出、氢析出等性能,研究了材料的形貌尺寸、微观结构、表面化学状态和电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获得了双功能或三功能的电化学催化剂。本文主要成果概括如下:(1)首先通过软模板法溶液聚合了三维网状的聚苯胺,在优化了聚苯胺工艺参数的基础上通过调控温度热解得到氮、磷掺杂的多孔碳。通过调节温度参数,在1000℃条件下裂解得到氮磷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兼具氧还原和氧析出催化性能。氧还原起始电位为830 mV,极限电流密度为4.4 mA cm-2;析氧反应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起始电位为1.80 V。(2)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聚苯胺,通过调节前驱体比例,合成的三维网状聚苯胺有形貌可控、结构稳定的优点。采用1000℃温度裂解,与溶液法相比采用溶胶凝胶法得到的氮、磷双掺杂多孔碳材料电流密度提高到6.3 mA cm-2,起始电位为820 mV;氧析出反应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起始电位为1.82 V。(3)通过引入含铁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铁掺杂聚苯胺,在1000℃条件下,通过调节含铁前驱体的浓度,当三氯化铁与苯胺摩尔比为0.1时,所合成的多孔碳材料具有优化的电催化性能。其中氧还原极限电流达到6.3mA cm-2,起始电位正移到920 mV,两项指标都超过了商业Pt/C催化剂;析氧反应的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起始电位为1.82 V。(4)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的铁掺杂聚苯胺形貌相对粗大,通过优化温度参数,在850℃条件下得到了磷化铁/磷化亚铁双相负载掺杂多孔碳材料,结果显示所获得的结构兼具氧化原、氧析出和氢析出三功能电催化活性:其中氧还原极限电流密度为6.0 mA cm-2,起始电位在910 mV处,与Pt/C接近;氧析出反应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析出电位为1.81 V;析氢反应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起始电位为251 mV。(5)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钴酸镍/碳复合结构,并详细考察了温度对单一组元与复合结构的物相结构和电催化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350℃条件下退火得到的尖晶石结构的钴酸镍具有优化的电催化性能:其中极限电流密度为2.9 mA cm-2,氧还原起始电位在895 mV处;电流密度在10 mA cm-2时,其氧析出起始电位可以负移到1.62 V。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人类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为代表的化石资源无节制地开采,导致全球能源资源紧张。木质纤维生物质资源具有产量大、可再生等优点,以这类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燃料、化学品、材料等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木质纤维生物质中三大主要组分之一的半纤维素占比达3040%。因此,对木质纤维生物质中半纤维素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经济价值。离子液体(ILs)因具有高热稳定性、可设计性和无毒性等优点,在木质纤维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信息化革命开始,人类社会的爆炸性发展对能源提出了亘古未有的巨大需求,对新型能源及储能材料的探索开发日渐紧迫。石墨烯固载金属化合物复合电极材料因为结合了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电容的双重优势,具有大比电容和高能量密度,在超级电容器商业化应用领域前景广阔。因此,我们设计双掺杂石墨烯复合具有高电容性能的金属化合物材料,探讨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以硫氰酸胺作绿色的氮硫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水凝胶是指一类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类纳米材料结合到水凝胶中所制备出的杂化水凝胶,该类水凝胶具有单一水凝胶材料所不具备的新性能,如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热性能和近红外光(NIR)热响应性能等,在药物缓释、生物传感器、水净化处理、微流体开关、超级电容器、组织工程、生物仿生材料及催化剂载体等多项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水凝胶通常是通过自组装法、溶液法或原位聚合法制备,但是
论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选取了14-17世纪这一时间点和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国家作为立论的框架。14-17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新航线的
化石燃料消耗带来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燃料电池作为能量存储和转换装置,是缓解能源问题最具潜力的候选者。其中,氧还原反应(ORR)作为燃料电池的阴极反应,其缓慢的反应动力学一直是燃料电池的瓶颈问题。虽然文献报道合成了多种Pt-基催化剂,加快了氧还原动力学,但其储量有限、成本高、稳定性差,严重阻碍了商业化进程。因此,迫切需要设计合成低成本、高活性、稳定性良好的电催化剂,加快反应动力学,降低反应的
随着传感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实现更安全、舒适和智能的车辆驾驶已成为未来车辆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已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距离该技术完全应用于日常生
【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引起的死亡原因中胃癌位居世界第二,我国胃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尽管就目前医疗水平的发展来看,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车辆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事故等社会问题。而以车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能
超疏水表面具有特殊的润湿性能,可应用于自清洁、防腐蚀、抗生物附着、流体减阻等许多领域。表面润湿性由表面自由能和表面粗糙度控制。构建合适的表面粗糙结构是制备出超疏水表面的基础。电沉积法在制备超疏水表面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工艺简单快捷,可重复性高,成本低,可制备多种表面形貌等。射流电沉积技术具有灵活、高效、可选择性沉积等优势。本文采用阳极扫描射流电沉积技术制备了具有微纳分级粗糙结构的镍镀层,经过一周的
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主流碳材料作为当下储能领域研究的热点,并且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其具备优良的导电性,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质。其中碳纳米管作为一维材料,其宏观体的展现形式多种多样,按照维度分为一维的窄带、纤维,二维的有碳布、湿法制备的碳纸、浮动生长碳膜,三维的有湿法的凝胶、浮动生长的套筒、浮动二次生长的泡沫、以及基底法生长的阵列。目前,储能领域的一大重要方向是开发柔性甚至是弹性储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