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速钝后缘混合层及其主动控制特性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jnqejbr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层流动作为组合发动机的关键问题,对于组合发动机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一直以来,研究者对混合层进行了广泛研究,希望掌握混合层的流动机理,进而为混合层的控制提供指导。本文以实际物理情况下更加常见的超声速钝后缘混合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带有回流区的混合层特性研究,并提出两种流动控制方式(主动式和自持式),希望实现对混合层发展的主动控制。论文首先从实验角度对超声速钝后缘混合层流场结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归纳了流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综述了湍流掺混机理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目前混合层的主动掺混控制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合成射流的主动掺混控制方法。基于吸气式风洞工作模式,采用双喷管马赫数方法,设计超声速钝后缘混合层风洞模型,设计马赫数分别为1.5和2.5,经喷管实际校测实际来流马赫数为1.37和2.39。为了保证隔板上下表面的流场品质,采用两边喷管型面、中间隔板的总体布局型式。流动控制组件与隔板集成设计,通过槽型衔接的方式连接,保证密封性。同时根据前期初步仿真和文献调研,设计两种流动控制组件,主动式和自持式。建立流动仿真模型,并完成数值方法的验证。针对超声速钝后缘混合层流动形式复杂等问题,提出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on,DMD)方法。通过分析一维、二维和典型圆柱绕流问题发现,DMD方法不仅具备识别模态的能力,同时可以获得对应模态的频谱特性和增长特性,对于不稳定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二维非定常问题中,分析会得到两个仅在频率上相反的对称模态,提出频域面的假设,很好的解释了这一问题。开展超声速钝后缘混合层的实验研究,采用NPLS系统获得瞬时流场的精细结构,通过与典型超声速混合层对比发现,再发展混合层发展初期就形成湍流。开展再附点不稳定性与掺混不稳定性关系以及压力不匹配、边界层转捩等因素对超声速钝后缘混合层流动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再附点不稳定性与再发展混合层掺混不稳定性不具有相关性;边界层转捩对于再发展混合层掺混不稳定性也没有显著影响;而压力不匹配主要导致再发展混合层偏向于低压一侧。基于实验手段,开展两种流动控制方式对流场控制效果的研究,由于来流品质等原因,并未取得相关结果。采用大涡模拟,从流场结构、尾迹特性和非定常频谱特性方面,对超声速钝后缘混合层及其两种流动控制方式(主动式和自持式)开展流动特性和控制效果研究。无控情况下,仿真获得与实验相近的流场结构,模拟结果呈现规律性变化特点,并未出现实验中出现的强不稳定情况;再发展混合层掺混特性在初期增长速度较快,之后逐渐平缓;得到流场不稳定性的演化规律,再发展混合层特征频率为f=43 KHz。控制情况下,主动式对于流场的改变较小,而自持式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掺混厚度增长近2倍;由于膜片的驱动频率远小于流场的特征频率,使得膜片振动对于流场的控制效果不明显。采用DMD方法,对仿真结构进行初步模态分析,分析不同频率模态对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DMD方法可以获得与频谱分析结果一致的流场特征频率,通过对应模态叠加的方法,分析得到特征频率对应模态在流场的表现形式,对认识流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旋转机械运行状态下会产生谐激励,其对应的谐波模态会严重影响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准确性甚至造成完全错误的结果。本文针对运行模态分析中的谐激励问题进行研究,探究了谐波模态检测和剔除的方法,并验证了以功率谱密度传递率作为初始数据进行运行模态分析的可靠性。在谐波模态检测中,采用概率密度曲线、峭度值和谱峭度检测的方法,探讨了三种方法的特点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相比于时域两种方法,频域谱峭度法具有全频带检测、无需滤
集装箱房屋作为国际公认的一种低碳环保的建筑形式,以其95%以上预制化程度的优势特点备受国内外建筑专家的青睐。然而高昂的建造成本为其蓬勃发展和推广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对集装箱房屋进行减重优化设计研究对产品降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某工厂正在研发的一款集装箱房屋产品作为研究对象,以该产品在竖向承载试验中呈现的最大应力σ_s和最大位移δ_s作为可靠性衡量指标,以降低集装箱房屋重量为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是精子和卵子的前体,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在物种世代繁衍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鸡(鸟类)的PGCs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随着血液不断迁移,最终在生殖嵴中定居,增殖。研究表明异体移植后的鸡PGCs能够归巢至受体生殖嵴并继续发育,这一特性为禽类物种保存和资源保护提供新的材料;在PGCs上进行基因编辑,并通过移植后产生的配子将这些修饰在世代间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属于“八音”中的“丝”类乐器,因有着古典的民族韵味被视为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关于筝的历史起源至今依旧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目前已知最早有关筝的记载是在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李斯谏逐客书》一文,在其中提到秦时期曾以筝为乐器伴奏的场景,因此,后世也称筝为“秦筝”。伴随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民族乐器改良风潮,古筝乐器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重要成员,它的改良也随之开展。20世纪的
砌体结构因其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施工方便等优点,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砌体结构普遍存在着老化问题,全部推倒重建不现实,同时也不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时,砌体结构加固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砌体结构加固不仅能解决结构老化问题,还能解决使用功能发生改变、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等结构安全性难以保证的其他问题。本文针对一种新型砌体结构加固方法——内置钢板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进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今天,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想要更多的了解中国。纪录片《美丽中国》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地域辽阔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和谐”这一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地球生命观。本文是基于《美丽中国》汉译英同声传译翻译实践撰写的实践报告。在本次翻译任务过程中,译者发现中国特色词汇、修辞手法以及成语和四字格的翻译是本次任务的翻译难点,
清人吴衡照所作《莲子居词话》内容蕴含丰富,涉及校正词律伪缺、考订词韵分并、评定词家优劣、折衷古今异同、词人逸闻轶事等诸多方面,结合当时词人的词体意识和文学环境,反映了吴氏对词体、词品的重视。该词话论词标神韵,兼顾文与质;尚雅正,以雅词为宗;重文气,求气高体大。在词风的取向上,词话推崇以清雅为主,同时在多元包容的前提下反纤巧词风,对词的外在表达形式和内蕴境界皆作出要求,从侧面反映了吴衡照的“尊体”意
沙坡头黄河南灌区通过引黄与扬黄水利工程的建设,打破原有水分限制的土地开发瓶颈,把荒漠草原转化为耕地与园地,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实现了绿洲的梯级开发。多片扬黄新灌区的开发加快了宁夏山川的绿洲化速度,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沙漠化进程,达到了“逆沙漠化效果”,降低了沙尘暴发生频率,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生态和社会学意义。与此同时,这种从低位到高位的灌溉绿洲开发模式是否在空间和时间上带来一定的生态影响一即产生生态累积效
纯电动汽车作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有效的缓解能源危机并减少环境污染。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简称VCU)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大脑,对车辆的能量管理、动力控
区大相(1549—1616)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岭南诗派中的一位重要诗人。他工诗善文,对后世岭南诗人影响较大。因此,王士禛称“粤东诗派皆宗区海目”。区大相出身于书香世家,少负力学,为其诗歌创作奠定坚实基础。其诗歌数量、总类较多。从诗歌题材来看,主要以政治诗、咏史诗、咏物诗、赠别诗和纪行诗为主。从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看,区大相作为朝廷官员,两次奉旨册封淮藩、周藩,一生足迹遍布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