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运行以居家和社区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90%以上的老年人在社区和政府的服务下实现在宅养老,但既有住区环境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实现积极老龄化的要求。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中代际团结和互助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住区建设应聚焦于提升住区代际互助性能。住区公共空间是社会生活和社区福祉的核心,可以为改善不同年龄段居民之间的关系提供大量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场所,对于发展非血缘关系的住区代际互助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全龄友好型、代际互助型等与多代群体相关的住区类型的相关文献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住区代际互助模式的发展历程、核心理念和发展优势。并对实际住区进行调研,探究以提高代际互助性能为目标的住区公共空间提升需求。通过居民问卷调查验证代际互助模式在我国住区公共空间实施的可行性,建立代际互助需求-支援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影响公共空间代际互助性能的因素入手,建构住区公共空间代际互助性能评价体系。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本文提出住区公共空间代际互助性能评价应从四个环境属性入手,即促进代际会面的可达性、建立代际信任的安全性、促进代际交往的归属感和促进代际互助的互动性。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总结提取评价指标初选库。然后开展居民问卷调研检验评价指标认可程度,进行多轮专家咨询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结合居民调研与专家咨询结果对指标进行修改润色获得最终的评价指标集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获得住区公共空间代际互助性能评价体系。选取位于杭州的全龄宜居型住区桃李春风作为调研对象,结合评价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代际互助性能评价,阐述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流程,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最后以评价体系准则层为设计原则,将评价体系中的设计要素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整合,综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提出促进代际互助的住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包括公共空间布局均衡可达促进代际会面、设施完备安全满足代际通用、环境健康积极加强代际归属、功能构成多元复合促进代际互动四个方面。本研究初步建构了住区公共空间代际互助性能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公共空间设计优化策略,一方面完善了住区设计理论,提升住区适老化的设计标准,另一方面为住区公共空间实际建设过程提供参考指标及策略指导,促进我国住区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