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经济建设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可谓是举世瞩目。然而,现阶段在供给侧结构性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所面临的社会治理问题却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内,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政务云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兴起和蓬勃发展,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与公众的服务需求存在错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在新形势下,转变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积极利用互联网相关工具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对公众需求的回应成为当前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历程和总体概况的梳理,并在结合对目前我国"互联网+政务"公共服务供给发展的现状分析后可知,虽然我国基于"互联网+政务"的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部分地方政府的重视,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初步探索。但是,由于公共服务组织设计不科学、行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技术应用性不足和绩效评估方法陈旧单一等问题的客观存在,我国政府在"互联网+政务"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缺失现象依然很严重,具体表现为主体思想认识不足,公共服务难以精细化;数据信息碎片化,公共服务难以平台化;公众参与性不强,公共服务难以协同化;评估指标不合理,公共服务难以便捷化等问题。在国外,以英国、韩国和新加坡等为代表的电子政务发达国家,在电子化供给公共服务的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方面为发展我国"互联网+政务"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了优化启示:第一,注重行政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第二,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的保障;第三,注重"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另一方面也为推进我国目前"互联网+政务"公共服务供给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文中在借鉴外国经验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目前"互联网+政务"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第一,培育精准化的公共服务供给理念;第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组织设计;第三,注重行政人员技能的提升;第四,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最后,对文章进行简要的总结,并提出一些完善论文研究的建议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