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因此厘清农民日常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把我们一直以来强调的、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实际的、每天、具体生活当中,实现农民对其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日常生活理论、认同理论、融入理论为依据分析农民实际、每天、具体的生活与我们一直以来要宣传、要求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分析我们在农村在农民实际的每天的具体的生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其认同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与农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阶段进行可操作题项的维度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一步分析融入与认同的现状情况和融入对认同的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我们经常提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民的实际生活也就是概括的日常生活是有联系的。农民实际的琐碎生活是一个场域,其产生于这个场域,同时我们总是提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影响农民的实际具体的生活。(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与农民认同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497,显著性水平sig=0.000<0.0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与农民认同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融入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农民对其认同。(3)农民在实际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和认同的都比较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的整体状况一般;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认可程度较高、内化程度较一般。(4)存在的问题:第一、当前农村消极低俗的文化娱乐活动影响农民的行为选择。不健康的娱乐方式(比如打牌)在农村风靡盛行,存在一些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第二、乡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个别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理想信念与党性原则有待加强,基层组织动员性不够,组织功能不明显;第三、理论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难以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形式,使农民完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性利益不明显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农民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能给自身带来实际的显性的利益。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一、整合文化环境,以积极向上的文化引领农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力;三、重视理论宣传,增强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四、基于农民需要,夯实农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