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环境是农村居民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农村环境的破坏及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整个国家、区域的发展,因此必须保护农村环境,为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正确的、客观的评价农村环境质量则是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关键,是农村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农村可利用资源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了系统的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单因子评价法、多因子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等方法的深刻剖析,建立各级指标的评价模型,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以天镇县作为评价模型的实例进行研究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的方法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应用GIS&RS等技术和建立的模型对天镇县进行了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提出了从理论基础、模型建立、技术实现到模型验证的系统的方法论。(2)指标体系的建立:建立了由三个子系统,九项集成性指标,二十五项分类集成指标以及若干项基础指标构成的农村环境质量综合指标体系。(3)全面的评价模型研究:建立了农村环境质量综合指标体系农村人居环境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可利用资源环境子系统中所有指标的数学模型,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模型是首次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模型又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模型、居民生存条件模型、农业生产环境模型。(4)评价方法在建立模型上的应用:应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建立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模型、居民生存环境评价模型、清洁能源利用度评价模型、农业生产环境评价模型、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模型等多因子评价模型;应用二重权重评价方法建立了生活饮用水超标率模型;应用内梅罗(N.L.Nemerow)评价方法建立了农产品产地灌溉水超标率内梅罗(N.L.Nemerow)指数模型,突出污染物的典型性和全面性。(5) GIS&RS技术的全面应用:用GIS技术进行基础资料矢量化、研究区坡度提取及流域生成,用RS技术进行遥感影像的解译,用聚类分析技术将复杂的网格数据分类,同时应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密度制图、邻域统计及图形表现功能实现各级指标模型的分析与计算,并将结果直观准确的表达出来。(6)验证性研究:以天镇县为研究对象对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正确性、实用性及模型实现技术的可操作性。同时,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及其技术方法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