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视觉质量参数的测量对后发性白内障诊治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sh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测量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后视觉质量参数的变化,为后发性白内障的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门诊诊断为后发性白内障,拟行Nd∶ 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的患者28例(30只眼)。分别于术前(散瞳前、散瞳后)、术后(1小时、1周)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用OQASⅡ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4mm瞳孔下的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SR)、OQAS值(OV100% OV20% OV9%)。  结果:术后与术前同等瞳孔状态下比较,BCVA、MTFcutoff、SR、OVs均明显提高,OSI降低,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VA与OSI无相关性;OSI分别与MTFcutoff、SR呈负相关性,术前自然瞳孔下(r分别为-0.861、-0.899;P均为0.000);术后1周(r分别为-0.788、-0.672;P均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Nd∶YAG激光晶体后囊切开术后早期,患者视觉质量即可得到改善;眼内散射值可早期客观反映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视功能状态;借助OQASⅡ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可为人工晶状体眼后囊混浊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的选取提供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碘海醇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成6组:空白对照组(A)、单纯诱石组(B)、单纯碘海醇组(C)、诱石+小剂量碘海醇组(D)、诱石+
目的:观察Salburinall对人头颈部鳞癌细胞内质网应激通路(endoplasmicreticulum stress ERS)核心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活化的影响,并检测GRP78调控凋亡相关蛋白及DN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