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湿法脱硫系统中脱硝添加剂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污染问题是我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NOx和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中小型燃煤锅炉造成的NOx和SO2污染尤为严重。我国针对锅炉烟气修订了新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大幅度降低了SO2的排放限值,并新增了NOx和汞的排放限值。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高效稳定,应用最为广泛,市场占有率超过90%。本文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脱硝添加剂拟实现同时脱硫脱硝,为中小型燃煤锅炉的烟气治理探索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首先在喷淋实验装置中进行试验,探索了石灰石-石膏法的脱硫脱硝效果。最佳实验条件为:浆液浓度为10g/L,吸收液温度为50℃,液气比为13L/m3,吸收液保持原始pH;此时脱硫率为90.09%,脱硝率为5.28%。脱硫率随浆液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液气比增加快速升高后逐渐稳定;吸收液初始pH为8~9,反应后pH稳定在6~6.2。  随后对脱硝添加剂进行了对比和选择,考察了二氧化氯和臭氧作为脱硝添加剂的脱硝效果,通过脱除效率和投资成本的对比,确定选择二氧化氯作为脱硝添加剂。研究确定了二氧化氯联合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脱硝的最佳工艺条件:ClO2浓度为175mg/L,石灰石浆液浓度为10g/L,吸收液温度为30℃,液气比为15L/m3。此时脱硫率为100%,脱硝率为97.07%。脱硫脱硝产物可以用于制备α-半水石膏,实现脱硫脱硝产物最高价值资源化。  最后对反应前后吸收液中相关离子进行分析,探讨了二氧化氯联合石灰石-石膏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反应前吸收液中主要成分为ClO2和少量的ClO3-、Cl2、Cl-;反应后吸收液中主要离子为SO42-、NO3-、Cl-和少量的Cl2;吸收过程中,NO和SO2分别被氧化NO3-和SO42-,ClO2还原产物主要为Cl-。通过分析,解释了ClO2作为脱硝添加剂实现同时脱硫脱硝的机理,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  本方法在不改变原有湿法脱硫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以最简单最经济可行的方式实现了同时脱硫脱硝,为中小型燃煤锅炉探索了一条烟气治理的新路径。
其他文献
我国一些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形势严峻,PM_(2.5)污染严重,远高于国家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城市大气污染类型已由最初的煤烟型污染发展到复合型污染,大气氧化性增强,细粒子浓度升高,导致能见度下降,灰霾天数增加。因此,研究灰霾天气的影响因素,建立灰霾评估体系并对灰霾天气下大气能见度下降的来源进行解析,是灰霾污染进行防治的客观需要。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和能见度之间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半导体光催化解决水体污染技术应运而生。光催化过程原理是,当半导体材料在一定的能量的光照射下时,激发出电子-空穴对,而吸附在材料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则会受到电子-空穴对的影响,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最终有机物被降解为CO_2和H2O水,达到水处理净化的作用。二氧化钛(TiO_2)由于其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稳定性、氧化性及环保性等优势而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从而加剧温室效应并导致能源枯竭。现今大量研究者尝试各种方法将CO2转化为可供人类使用的能源,以减少其在大气中的含量并缓解能源危机。鉴于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MgO-C耐火材料具有优良的抗侵蚀性和抗热震性,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低碳镁碳砖成为镁碳质耐火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低碳镁碳砖由于碳含量降低,材料的热导率必然降低,弹性模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污染物排放也随之增加,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实行的目标总量控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区域环境管理的要求,因此实施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控制水环境污染、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区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评价、区域环境容量的确定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优化分配是实施容量总量控制的几个关键问题。本研究分别对以上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