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主要海湾底栖甲壳动物资源和生态学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2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广东省主要海湾的大型底栖甲壳动物物种组成、生物学特征、区系分布和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各海湾底栖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1.在春、夏、秋和冬季的拖网调查中,共捕获底栖甲壳动物2目20科57属124种,其中蟹类70种,虾类42种,口足类12种。都是热带或亚热带种,属印度—西太平洋动物区系的南海亚区。与相邻海域比较,国内与东海共有种多,国外与东南亚海域共有种多。 2.海陵湾和汕头湾虾蛄资源最丰富,特征种为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断脊拟虾蛄(Oratosquillina interrupta)—长叉宫本虾蛄(Miyakea nepa);红海湾、大亚湾、大鹏湾、水东湾和流沙湾虾蛄资源中等丰富,特征种为口虾蛄—棘突猛虾蛄Harpiosquilla raphidea—断脊拟虾蛄;雷州湾虾蛄资源最贫乏,在冬季没有捕获到虾蛄,特征种为口虾蛄—断脊拟虾蛄—棘突猛虾蛄。4个季节中,夏季虾蛄的总体平均渔获率和资源密度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3.海陵湾虾类资源最丰富,红海湾和雷州湾虾类资源较贫乏。4个季节中,夏季虾的总体平均渔获率和资源密度最高,主要渔获虾类为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和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秋季次之,主要渔获虾类为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和近缘新对虾;春季第三,主要渔获虾类为须赤虾;冬季最少。与以往调查相比,广东省主要海湾主要渔获虾类已由个体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对虾属(Penaeus)演变为中小型、经济价值较低的仿对虾属(Parapenaeopsis)、新对虾属和赤虾属的种类。 4.海陵湾蟹类资源最丰富,流沙湾蟹类资源较贫乏。春季和秋季蟹的渔获率相对较高,夏季和冬季蟹的渔获率相对较低。广东省主要海湾主要渔获经济蟹类为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和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秋季是最佳捕捞季节。 5.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显示:夏季的优势种为口虾蛄,秋季和冬季的优势种为红星梭子蟹,春季没有优势种。各个季节优势种和重要种的IRI值普遍较高。春季和冬季重要种中个体较小的种类多,共有种较多;夏、秋季优势种和重要种中个体较大的种类多。 6.各个海湾各季节之间底栖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各个海湾底栖甲壳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表现为春、秋季相对较高,夏季较低。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在数学教育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进行了探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数学教育;人文精神;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49  一、人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从狭义角度看,人文与天文相对;从广义角度看,人文与(自然)科学相对,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务,其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
在松软地层进行防渗工程施工时,存在钻孔易塌孔,灌浆难起压易导致垂向挤密抬动,灌浆易漏浆、串浆导致耗浆量大,灌浆过程难控制等技术难题。传统的“袖阀管灌浆法”、“预埋花管法
闸站合建枢纽由于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省、方便运营和管理等优点而在平原河网地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闸站不对称布置方式将泵站与水闸分居河道两侧,单侧泄流时,在枢
地面沉降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地质灾害之一,在我国沿海地区也多有发生,在天津更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地质灾害。滨海新区地面沉降历史长,分布广,累计沉降量大,由此产生的灾
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也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是自然的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定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反映,同时景观
近年来,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以及人们环保意识和建筑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墙体材料中的普通粘土砖逐渐被限制或禁止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新型墙体材料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