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处理对AZ31B镁合金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ANJ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Z31B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大弹性模量、较佳的导热性、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等众多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军工等众多领域。但塑性变形后的AZ31B镁合金的组织中由于存在大量形变组织,导致组织均匀性差,影响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退火处理能够细化晶粒以及产生静态再结晶,消除或减少材料中存在残余应力、成分不均匀、组织不稳定等缺陷,从而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对冷轧态AZ31B镁合金板材进行了完全退火、快速退火、及预拉伸后完全退火处理,并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及单轴拉伸试验,分析了冷轧态及不同退火处理后AZ31B镁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冷轧态AZ31B镁合金进行了150℃、300℃、450℃的完全退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冷轧态和退火后镁合金的微观结构,通过单轴拉伸试验测定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在150℃下退火后,只有部分区域发生了再结晶。在300℃下退火后,晶粒尺寸均匀性提高,在450℃下退火后,在短时间内晶粒即出现异常长大现象。退火时间的延长略微改善了组织的均匀性但平均晶粒尺寸较大。(2)150℃下退火能够提高镁合金的强度,300℃下退火能够改善镁合金的塑性。退火温度对冷轧态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3)150℃退火后试样的断口与初始态试样的断口相比,韧窝的数量明显增加,并且深度加深。而在300℃下退火及450℃下退火后试样的断口中存在少量的撕裂棱和河流状花样。2.对冷轧态AZ31B镁合金在450℃、475℃、500℃下分别进行0.5min和3min的快速退火处理,随后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冷轧态和快速退火处理后的微观结构,通过单轴拉伸试验测定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经不同温度及时间的快速退火后试样的显微组织均是由等轴晶粒组成。快速退火0.5min可以使材料静态再结晶现象完全发生,随着时间延长至3min,晶粒选择性生长,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现象。(2)不同温度下快速退火0.5min可使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同步提高。快速退火处理3min后延伸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但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与轧制态合金试样相比仍然有提高。(3)经不同温度下快速退火处理0.5min后,镁合金的断口具有沿晶韧性断裂特征,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至3min,断裂表面呈现出更多的等轴和椭圆形凹坑,说明裂纹在较大的晶界处形核,随后合并长大。3.对冷轧态AZ31B镁合金沿轧制方向进行应变量为3%、6%、9%的预拉伸处理,随后在200℃退火4h和350℃下退火2h,随后利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观察了微观结构,通过单轴拉伸试验测定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预拉伸后合金经过200℃下退火后,微观组织中产生的再结晶尺寸较小,此时主导再结晶的因素为基底滑移和孪晶。随着退火温度提高至350℃,合金晶粒内部的储能大量释放,导致再结晶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晶粒异常长大现象,并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加,晶粒尺寸不断增大。(2)200℃下退火能够在保留预拉伸合金高强度的同时,明显改善合金的塑性。但在350℃下退火后,由于退火温度的升高导致预拉伸合金的储能被大量释放,且消耗了部分已存孪晶,导致合金强度下降。(3)预拉伸合金试样经200℃退火后,断口中没有椭球状析出物的产生,对合金晶界的滑移阻力较小。经350℃退火后,断口中韧的椭球形析出物也有所增多,析出物增加了对合金中位错的阻碍能力,可导致更多裂纹源产生。
其他文献
我国路面结构中普遍采用的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由于基面层间存在材料及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层间粘结并不是理想的完全连续状态,造成二者在基面层间结合部位产生薄弱环节,易出现层间破坏。内蒙古寒冷地区道路所处环境恶劣,温差较大,进一步加剧了层间粘结失效。基层与面层间的粘结问题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被广泛应用于桥面防水铺装等工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应力过渡和防水粘结性能
随着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城市景观种植设计不再单纯的以美学为导向,转而以生态学为基础,着重强调绿色空间的连续性、系统性、可持续性以及其生物多样性支撑功能。在公园城市背景下,新自然主义种植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总结新自然主义种植的发展历程,探讨其“新”在何处,并结合目前种植应用情况分别从不同空间尺度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指引,以期为新自然主义种植在未来的城市景观塑造中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土质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受水后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下沉,强度迅速降低,会对建筑物带来很大的危害。在湿陷性黄土处理中,常使用水泥搅拌桩来加固由含水量较高的弱湿陷性黄土组成的软弱地基,此类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无振动、不挤土、低噪音,在不良地基处理中广为应用。深层搅拌桩的固化材料主要为水泥,其加固机理是将水泥掺入黄土后,与黄土中的水分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进而生成不溶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属于松科(Pinaceae)落叶松属(Larix)的针叶乔木,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地区,是荒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树种,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木纤维工业等的原材料。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储存在植物的初生壁和次生壁中的,纤维素增加了植物细胞壁的强度,纤维素主要由纤维素合成酶(Cellulose synthase,CesA)合成,而纤维素合成酶
乳清蛋白是乳清的一种回收产物,营养价值十分丰富。本文以乳清蛋白为原料,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制备了乳清蛋白改性样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浓度、作用时间及作用温度对乳清蛋白微观结构、表观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并制备了乳清蛋白凝胶,初步探究了凝胶形成机理,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了最佳凝胶强度的酶改性乳清蛋白凝胶,分析探究了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前后乳清蛋白凝胶的质构、水分状态及消化率的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
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已有大量高等级路面达到使用寿命需要维修或重建,但现有再生技术水平未达到预期目标,实际工程中旧料使用率仍不足50%。目前对再生技术的研究集中在宏观性能方面,而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中的扩散规律对再生效果影响十分重要,沥青再生的微观作用机理不明确导致再生剂的进一步应用受到制约,因此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与机理探讨,提高路面再生技术水平成为业内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基质沥青和SB
旧城区在更新的过程中,遗弃大量建筑,造成建筑资源的浪费。建筑师对旧建筑进行功能更新和空间改造,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传统的改造策略未能充分考虑空间布局改变对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致使改造后室内风场分布不均匀,部分空间出现原有通风方式不能充分满足新的使用需求的情况。因此,本文从影响改造后室内自然通风强度的空间布局因素入手,通过空间布局形式和自然通风利用两方面的研究,分析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布局对自
Ⅳ族半导体合金已经成为硅基高性能大规模集成电路中芯片内和芯片间光电子应用的重要材料之一。硅、锗、锡元素构成的材料扩展了基于Ⅳ族器件的设计空间,形成的二元及三元合金可在近、中和远红外范围内的光子学和光电子学中实现多种器件,如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隧道场效应晶体管等。SixGe1-x-ySny合金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长的载流子寿命,该合金通过改变Si/Sn元素的相对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身位置信息的精确程度越来越关注。单一定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如何对这些定位技术进行组合,实现不同环境下的无“缝”定位,已成为导航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卫星导航和惯性导航是两种被广泛应用的导航技术,且随着Wi Fi网络的普及,基于Wi Fi网络的室内定位技术逐渐成熟。为了提高定位方法的精度和适用性,本文研究了基于卫星/IMU/Wi Fi的室内外无缝组合定位方法。首先,
现代海洋经济及国内大型船舶的发展对低合金高强钢焊接件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907A和921A钢均为舰船用材料,属于高强度可焊接结构钢。双丝埋弧焊以高效、节能等优点成为舰船建造的主要焊接方法之一。本课题对双丝埋弧焊的907A同种钢焊接接头和907A/921A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耐海水腐蚀性能、应力腐蚀性能以及海水腐蚀前后的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