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贵州石漠化分布状况及其人为成因的初步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漠化是地质学界针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表灾害所形成的概念,所以现在关于石漠化的研究也大多是由地质学者做出的。但是,正如许多灾害都是自然与人文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石漠化也是如此。本文试图探究清代贵州石漠化分布状态,并分析其人文成因,以充实石漠化相关研究。文章首先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找出石漠化的主要特征,再以此解读清代文献,得出清代贵州许多地区存在石漠化现象这一结论。其次,根据学者对贵州石漠化人为成因的解析,结合清代贵州地方志,清实录等资料,找出了清代贵州地区石漠化形成的人为成因,即高产作物的引进、森林的破坏和战乱等。文章重点分析了高产作物中的玉米和罂粟等的种植情况及它们对贵州环境的影响,还讨论了清代中后期贵州境内发生的战乱及这些战乱与贵州石漠化的关系。
其他文献
地理实验能力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师范生能力体系中的基础能力。地理实验课堂教学是影响师范生地理实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针对师范生地理实验能力的培养一般采用模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等级、重尊卑的国家,等级制度这四个字由来已久,不仅出现在封建社会,对我们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等级制度的渊源、相关规定和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区域整体发展、城市联合已成为提高一个国家整体的综合竞争能力的主要方式。城市联合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又是城市联合不可忽视的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古丈县老司岩村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老司岩村传统民居衰落的原因及其启示,以期为其他地区传统民居振兴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