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钙离子摄取中关键蛋白MICU1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qq969023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和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结点,参与多种细胞生命活动。线粒体的钙离子转运可以调节ATP合成速率,并且对胞质钙离子具有缓冲作用。过多的钙离子进入线粒体还会引发细胞的死亡。  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就发现离体的线粒体可以摄取大量的钙离子。线粒体钙离子摄取主要发生在内质网-线粒体结点位置,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MCU通道来完成。2010年,Vamsi K.Mootha研究组通过运用比较生理学,进化基因组学,细胞器蛋白质组学和RNA干扰的方法找到了线粒体钙离子摄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调控蛋白MICU1(mitochondrial calcium uptake1)。  MICU1是一个54 kDa的线粒体内膜蛋白,可以与MCU相互作用。它具有两个EF-hands,能够结合钙离子。MICU1通过感受线粒体膜间隙的钙离子浓度,从而调控MCU的关闭和开启。最新的研究表明,MICU1为MCU设置了一个阈值,当胞质钙离子浓度较低,未能达到该阈值时,MICU1不能结合钙离子,从而对MCU的钙离子摄取具有抑制作用;随着胞质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当其浓度达到该阈值时,MICU1结合到钙离子,此时又对MCU的钙摄取起到了激活作用。  虽然目前对MICU1的功能有了诸多研究,但是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却仍然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首次解析了人源MICU1在Ca2+-free和Ca2+-bound状态下的三维结构。通过结构分析,再结合相关的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的功能研究,阐明了MICU1感受钙离子和调节线粒体钙摄取的机制。  研究表明,Ca2+-free MICU1-xtal为六聚体,它可以结合并抑制MCU;当钙离子结合到MICUI之后,其发生巨大的构象变化,形成多种聚集态共存的状态,从而激活MCU。  在Ca2+-free MICU1-xtal的六聚体中,我们发现其非同寻常的C-helix对于MICU1的寡聚化具有重要作用。C-helix可以介导MICU1与MCU的相互作用。C-helix的缺失会导致MICU1丧失对线粒体钙摄取的激活作用。  同时我们发现,MICU1在Ca2+-free和Ca2+-bound状态下均以二聚体为其基本堆积单位,但是两种二聚体的氨基酸作用方式却完全不同。破坏这两种二聚体均会使MICU1对线粒体钙摄取的激活作用受损。  最后,我们通过ITC实验证明了MICU1对于钙离子的结合常数为15-20μM,这表明了MICU1在静息细胞中并不能结合到钙离子。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MICU1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全面的阐释了MICU1对于钙离子的感受机制,对线粒体钙转运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电气信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气自动化拥有的广阔的前景,在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上逐渐扩展,为高科技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电气自动化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出现了多种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形成了多种通信标准。在多种移动通信标准并存的局面下,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信号的基
随着电信运营商5G的商用,其高速率、低时延和大容量的特点为服务提醒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提升5G服务水平,完善5G服务标准体系,优化客户感知,需进一步加强短信、弹窗、微信等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网络信息的应用领域越发广泛,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影响力度也越来越大.而我国航空领域的发展与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息息相关.网络信息是否安全有效直接影
现阶段中,随着我国科技及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中职职业教育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性,这就需要注重将传统的理论型教育转化成理论实际一体化的全方位教学理念及方法,并将
本方案所设计的 DTMB 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系统,采用自主先进的国标地面数字电视 DTMB 国际技术标准, 其核心技术为 TDS-OFDM 和 LDPC 技术.设计的数字电视地面无线传输系统在抗
本文以SCE-IAI02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实训装置为例,介绍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一个以贮槽液位为被控变量的自动控制系统,有4个部分组成,通过形成负反馈,可以控制液位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