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氧恢复对低氧训练大鼠身体机能及有氧代谢酶类活性的影响

来源 :广州体育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anj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低氧训练后,进行吸高浓度氧恢复对 SD大鼠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为克服低氧环境不利于恢复的缺点,从而更好地突出高原训练的优点,进而为改善高原训练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和理论上的依据。  本研究以雄性SD大鼠53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常氧安静组(A)、常氧运动组(B)、低氧安静组(C)、低氧运动组(D)、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E)、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F)。所有低氧组大鼠低氧暴露约为23±1h/d。低氧运动干预为每天20m/min的跑台训练1h,6d/w,共持续4周。而常氧运动干预则为每天25m/min的跑台训练1h,6d/w,共持续4周。所有高氧恢复组大鼠运动后即刻进高氧舱吸高浓度氧半小时。以最后一次干预为起点,所有大鼠禁食12h后采取血液、肝脏、及股四头肌等样品,分析血红蛋白(Hb)、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比积(HCT)、白细胞总数(WBC)、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肝糖原、肌糖原、琥珀酸脱氢酶(SDH)及苹果酸脱氢酶(MDH)等指标。  研究发现:  1)运动及低氧刺激均能抑制SD大鼠体重的增长,而运动和低氧重叠的刺激会使到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补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应激的作用。  2)在运动与低氧的应激下,SD大鼠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与红细胞数量的变化一致,而且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总数的变化的规律是,低氧组的比常氧组的高,安静组比运动组的高,未进行高氧恢复的比进行高氧恢复的高。说明运动及O2的因素能通过各种机制影响大鼠红细胞的代谢。  3)各组大鼠血清CK、血尿素等生化指标的安静值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各组大鼠的机体机能均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均能适应本研究所设定的运动量。  4)在运动与低氧的应激下,各组大鼠SD大鼠白细胞水平均在正常的范围内,显示低氧刺激和运动训练对大鼠白细胞数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吸高氧对其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5)经过4周的持续低氧应激,无论是低氧安静组,还是低氧运动组的肝糖原都有所下降,而低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会使大鼠肝糖原的含量下降更显著。但如果在运动后进行高氧恢复,就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肝糖原的贮备量。  6)常氧训练能显著提高大鼠肌糖原的含量,低氧训练也有利于肌糖原的提高,而吸高氧则会更好地提高大鼠肌糖原的含量。  7)四周的持续低氧应激明显抑制了大鼠股四头肌SDH的活性,而低氧训练却能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的活性。吸高氧对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8)四周低氧训练能显著提高大鼠股四头肌MDH的活性,而常氧训练及低氧训练后吸高浓度氧则更能显著地提高MDH的活性。
其他文献
本实验目的在于对低氧运动状态下,实验性大鼠全脑环磷酸腺苷(cAMP)及内源性一氧化碳(CO)变化和自由基代谢的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的低氧训练方法对脑的影响。  实验选用SD雄性大鼠52
广东是我国排球运动的发源地,已有90多年的历史,1905年,经美国传教士的介绍,在我国广州、香港等沿海城市的学校和青年会开始流行排球运动。排球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自传入广东以来,就
在信息时代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World wind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创办的开源项目,通过对这个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结合中
本篇论文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访问、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我国乒乓球俱乐部发展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乒乓球运动的自身特点
本文立足于当前课程改革的大环境和“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全国体育院系本科体
跆拳道是一项以脚为主以手为辅的搏击性运动,跆是指脚的技术体系,跆的另一理解也是指通过跆拳道的学习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拳是指手的技术体系,亦是指抱拳礼,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