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低氧训练后,进行吸高浓度氧恢复对 SD大鼠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为克服低氧环境不利于恢复的缺点,从而更好地突出高原训练的优点,进而为改善高原训练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和理论上的依据。 本研究以雄性SD大鼠53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常氧安静组(A)、常氧运动组(B)、低氧安静组(C)、低氧运动组(D)、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E)、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F)。所有低氧组大鼠低氧暴露约为23±1h/d。低氧运动干预为每天20m/min的跑台训练1h,6d/w,共持续4周。而常氧运动干预则为每天25m/min的跑台训练1h,6d/w,共持续4周。所有高氧恢复组大鼠运动后即刻进高氧舱吸高浓度氧半小时。以最后一次干预为起点,所有大鼠禁食12h后采取血液、肝脏、及股四头肌等样品,分析血红蛋白(Hb)、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比积(HCT)、白细胞总数(WBC)、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肝糖原、肌糖原、琥珀酸脱氢酶(SDH)及苹果酸脱氢酶(MDH)等指标。 研究发现: 1)运动及低氧刺激均能抑制SD大鼠体重的增长,而运动和低氧重叠的刺激会使到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补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应激的作用。 2)在运动与低氧的应激下,SD大鼠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与红细胞数量的变化一致,而且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总数的变化的规律是,低氧组的比常氧组的高,安静组比运动组的高,未进行高氧恢复的比进行高氧恢复的高。说明运动及O2的因素能通过各种机制影响大鼠红细胞的代谢。 3)各组大鼠血清CK、血尿素等生化指标的安静值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各组大鼠的机体机能均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均能适应本研究所设定的运动量。 4)在运动与低氧的应激下,各组大鼠SD大鼠白细胞水平均在正常的范围内,显示低氧刺激和运动训练对大鼠白细胞数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吸高氧对其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5)经过4周的持续低氧应激,无论是低氧安静组,还是低氧运动组的肝糖原都有所下降,而低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会使大鼠肝糖原的含量下降更显著。但如果在运动后进行高氧恢复,就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肝糖原的贮备量。 6)常氧训练能显著提高大鼠肌糖原的含量,低氧训练也有利于肌糖原的提高,而吸高氧则会更好地提高大鼠肌糖原的含量。 7)四周的持续低氧应激明显抑制了大鼠股四头肌SDH的活性,而低氧训练却能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的活性。吸高氧对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8)四周低氧训练能显著提高大鼠股四头肌MDH的活性,而常氧训练及低氧训练后吸高浓度氧则更能显著地提高MDH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