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根根性撕脱伤的特殊性,以及撕脱后神经根回植深度、角度;进一步对新生儿臂丛神经血供进行三维重建,为临床治疗新生儿臂丛根性撕脱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12例完整新生儿(0-1个月)标本,解剖在手术显微镜sxp-1c(10)下观测新生儿臂丛神经前后根的形态特点;2.12段游离新生儿臂丛神经脊髓组织标本,测量C5-C6神经根前根角度和深度;3.1例墨汁灌注,6例红色乳胶灌注,观察新生儿臂丛C5-T1神经根血供;4.2例聚乙烯醇-氧化铋灌注,保留神经、血管原位的状态下,行X线显影和CT扫描,并对其臂丛神经血供进行三维重建。结果:1.新生儿臂丛神经前根直径均小于后根直径,C5-C6段后根根丝直径、后根的起始长度、从硬脊膜穿出处至神经干汇合处长度均为右侧小于左侧;2.新生儿前根起始处与脊髓中线的距离呈增大趋势,由C5的最小1.62mm,逐渐增大到T1的2.54mm;相反的,后根起始处与脊髓中线的距离呈减小趋势,由C5的3.22mm,逐渐减小到T1的1.86mm;其前、后根自脊髓发出处斜向外下方走行,其夹角逐渐变小;3.新生儿的前根分出角及前支分出角度数均小于成人,且前根分出角的差异性更大,前根分出角与成人相比角度差异均在10°以上,而前支分出角差异均在10°以内;新生儿C5-C6前根分出角与前支分出角较成人的差异性更大,新生儿两者间差距平均在20°以上,成人平均不超过20°;4.组织学结果显示,C5-T1段各部分灰质与白质比、外形及大小均有差异,相应的根性撕脱后神经回植的角度和深度各有不同,自C5-T1回植的角度在20°-50°;回植深度,C7最大约为2.50mm,T1最小仅为1.60mm;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距离,C7最大1.42mm,T1最小0.92mm。5.新生儿臂丛前、后根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锁骨下动脉的节段性动脉;新生儿臂丛神经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轴(SAA)所发出的分支;6.臂丛神经血供的三维图像可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臂丛神经及其供血血管间的三维空间关系。结论:新生儿臂丛神经C5-C6神经根较C7-T1神经根、右臂较左臂考虑可能因解剖学因素,更易发生根性撕脱伤。新生儿发生臂丛神经根性撕脱后,行神经根回植时,可选择脊髓前外侧沟内下方,与前正中裂呈20°-50°;脊髓中线靠近伤侧约1.60-2.50mm,前外侧沟内侧与前正中裂的距离约为1mm处。
其他文献
乙型肝炎病毒〈HBV〉已成为当今许多国家广为流传的疾病,我国乙型肝炎(HBsAg)携带率约占全国人口的10%~20%严重危害着公众的健康.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意识增
目的:研究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口腔擦洗组和口腔冲洗组各60例进行口腔护理。根据口腔的清洁度、溃疡发生率以及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