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抗战陪都时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_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作为民国政府的“战时首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的所在地。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僻处西陲”的城市一跃成为与伦敦、华盛顿、莫斯科齐名的世界名城,从一个内陆口岸城市逐渐发展成为了西部乃至全国的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历程创造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甚为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抗日文化遗产。重庆抗战陪都时期建筑在重庆近现代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建筑装饰具有深厚的意义,不可忽视。由于其在同一时期的建筑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也都有着较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深入研究重庆抗战时期的建筑装饰艺术及文化,意义十分重大。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查找和田野考察、采访等方法收集关于重庆抗战陪都时期建筑的多方面资料,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析归类整理。其次以重庆抗战陪都时期城市发展为背景,对该时期建筑装饰的发展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不同类型去深入挖掘每种建筑的建筑装饰和特征。运用图解分析法,对抗战陪都时期的建筑装饰造型、特征、材质、色彩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笔者通过研究,深入分析了该时期最具有典型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的装饰艺术。挖掘并总结了该时期建筑装饰艺术中所蕴含的艺术特征,即建筑装饰多元化和建筑装饰逐渐趋于简化的特征。本文分析总结抗战陪都时期建筑装饰特色,对我国地域性建筑装饰研究进行资料补充,基于重庆抗战时期建筑装饰的发展与特征研究,总结了重庆抗战时期建筑装饰的成就,并论述了重庆抗战陪都时期建筑在建筑史学和未来城市发展中的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发展的重视度增加,人们对于幼儿环境空间的规划也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孩童来讲是他们长大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小社会”,对于幼儿来说算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