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寻找疗效突出且副作用少的防治药物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中医药学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治疗急、慢性心肌缺血疾病(胸痹心痛证)方面有很多优秀的方剂,生脉散就是其中之一。参麦注射液是由生脉散经过改良而来的现代中成药,其以注射液的剂型,更为广泛的用于临床,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文献中对参麦注射液的研究报道很多,但主要偏重于临床应用。为了明确阐释中药作用的机理,以利于将中医药推广到全世界,我们有必要对参麦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缺氧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本课题在大量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整体与细胞水平,试图用中医“毒损心络”的理论更好的辨析参麦注射液保护急性心肌梗死的机理,同时从心肌细胞最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着手,探寻参麦注射液抑制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关键作用环节。课题实验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体内实验,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第二部分为体外实验,探索参麦注射液干预缺氧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关键环节。方法1体内实验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的心肌梗死损伤。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梗死模型组(M)和参麦注射液干预组(SM),各组内均设6h与12h观察组。SM组按照人与大鼠的体表面积折算给药量,在造成大鼠心肌梗死前3d开始给予参麦注射液4.3ml/kg·d,术前1h给药1次。M组和Sham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取动物心脏,制成病理切片,光镜观察HE染色和苦味酸碱性复红染色显示的心肌组织结构改变和缺氧状况,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CK-MB和LDH的活性,判断心肌损伤程度;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SOD酶活性、MDA和NO含量,讨论参麦注射液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的干预作用。2体外实验进行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缺氧模型组(M)和参麦注射液干预组(SM),各组内均设6h与12h观察组。M组利用95%N2+5%CO2混合无氧气体,造成心肌细胞急性缺氧。SM组细胞缺氧处理前24h在培养液中加入5ml/L的参麦注射液,缺氧培养的同时亦加入5ml/L的参麦注射液进行干预。首先通过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细胞早期凋亡率、DNA凝胶电泳、TUNEL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等几种鉴定凋亡细胞方法的联合应用,判断缺氧后心肌细胞是否发生凋亡。继而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ito Tracker Green标记的线粒体的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线粒体的活性,寻找线粒体与参麦注射液保护缺氧心肌细胞机制之间的联系。最后,从胞浆Caspase3/7酶活性、线粒体膜电位以及细胞内Ca2+水平变化等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指标改变,探索参麦注射液抑制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关键环节。结果1体内实验(1) M 6h和12h组的心肌组织结构遭到破坏,光镜下见心肌肌纤维排列紊乱,出现间质水肿,肌凝,肌纤维断裂,心肌出血,乳突肌部位缺氧;电镜观察,肌小节排列紊乱,肌横纹不清晰,线粒体数量减少、肿胀、断裂,嵴数量减少、断裂、溶解,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成块、边聚。这些损伤在M 12h组均较M 6h组程度严重。SM 6h和12h组与相应时间点M相比,心肌组织形态结构的改变明显减轻。(2) M 6h和12h组的血清CK-MB活性均明显增高(P<0.01),其中M 12h比M 6h有所下降(P<0.01);血清LDH活性亦均明显增高(P<0.01),M 12h比M 6h升高更为显著(P<0.01)。SM 6h和12h组大鼠,梗死后血清CK-MB的活性比相应时间点M组的降低(P<0.01),而LDH活性没有明显改变。(3) M 6h和12h组血清SOD的活性都有下降,但M 12h组更为严重(P<0.01);MDA的含量在M 6h组没有明显改变,而在M 12h组出现增多(P<0.01)。M组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只在12h出现(P<0.05,P<0.01)。心肌中NO的含量在M 6h和12h组都增高(其中M 6h P<0.01)。SM 6h和12h组血清SOD活性较M 6h和12h组均相应的显著升高(P<0.01),且SM 12h组心肌组织中的MDA也增多(P<0.01)。SM 6h和12h组的NO含量较M 6h和12h组相应降低(P<0.01,P<0.05)。2体外实验(1) M 6h和12h组的心肌细胞,在几种凋亡检测方法中都观察到了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现象,且M 12h组的凋亡率高于M 6h组(P<0.01)。SM 6h和12h组的细胞凋亡较相应时间点的M组均有减少(P<0.01)。(2) M 6h和12h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出现肿胀、断裂、数量减少和活性的降低,其中M 12h组的损伤比M 6h组的更为严重(P<0.01)。SM 6h和12h组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明显轻于相应时间点的M组(P<0.01)。(3) M 6h和12h组心肌细胞Caspase3/7的酶活性增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胞内Ca2+含量也增多,且缺氧时间延长则指标变化加大(P<0.01)。而SM 6h和12h组这些指标的改变与相应时间点的M组比较都有所逆转,出现不同程度的Caspase3/7酶活性降低、膜电位升高和细胞内Ca2+含量的减少(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符合中医“毒损心络”的理论,氧化应激过程的相关产物等即相当于“内毒”。参麦注射液通过益气养阴之法,抑制了心肌缺血引发的氧化应激反应,解虚毒而祛实邪,从而减轻心肌组织结构损伤。同时,参麦注射液可以减少缺氧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保护机制与线粒体有关,系因阻断了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凋亡途径,而作用的关键环节就是抑制了缺氧心肌细胞内的钙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