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Behcet病又称皮肤-粘膜-眼综合征,1973年由Hulusi Behcet首先报道,故而以他的名字命名。本病为一种影响全身多种器官的慢性迁徙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闭塞性血管炎,临床上以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皮肤损害及阴部溃疡为其特征。此病主要发生于远东、中东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我国也多见。目前原因不明,因本病患者常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因此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或是由病毒感染诱发自身免疫反应疾病。本病有明显的遗传背景,眼部炎症明显的更有相关性。 风湿病相关性葡萄膜炎,同属于风湿性关节炎,是我国葡萄膜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目前考虑与免疫有关。常见的有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青年类风湿关节炎和Reiter综合征等。20%~40%的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其眼部常变现为复发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严重者有纤维素渗出和前房积脓,常反复发作,可引起虹膜后粘连、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目前有关该疾病的遗传相关性尚不清楚。 Calpain-5(CAPN5)基因系属钙蛋白酶基因超家族,是一类半胱氨酸蛋白酶,需要钙离子激活,广泛表达于体内各种组织,可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内信号传导、增值和分化。Katherine J等发现CAPN5突变导致钙蛋白酶催化活性增加与葡萄膜炎具有遗传相关性。因此,CAPA5多态性有可能与Bechet病及风湿病相关葡萄膜炎的易感性相关。 本次研究将首次探讨CAPN5多态性可能与Bechet病及风湿病相关性葡萄膜炎的相关性,以及该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类型葡萄膜炎的相关性,以期寻找到与Bechet病及风湿病相关性葡萄膜炎相关的基因多态。 方法: 1.研究对象 疾病组1:Behcet病组,36例(平均年龄31±14岁),包括32例男性,4例女性,均为2009-2014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葡萄膜炎组有的中国籍汉族患者,均符合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推荐的诊断标准。 疾病组2:风湿病相关性葡萄膜炎组,28例(平均年龄35±11岁),包括17例男性,11例女性,均为2012-2014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的中国籍汉族患者,均符合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推荐的诊断标准。 正常对照组:为1000 Genomes Browser中CHS提供的数据,从中随机抽取108人,包括56例男性,52例女性。 2.实验方法 取Behcet病及风湿病相关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2ml,对血样进行红细胞裂解、蛋白激酶K酶解、萃取及盐析后提取DNA,溶解于1XTE,测溶度后保存于-20摄氏度。 基因测序分析:通过IDT(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设计CAPN5外显子引物,均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外显子扩增,送至相关测序公司进行测序,数据返回后进行相关分析。 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统计分析采用Windows SPSS verion12.0统计软件。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用卡方分析。分析基因型频率用卡方分析。 结果: 我们找到了CAPN5基因的一个SNP,所有研究样本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HEW),采取卡方检验分析患者和正常人易感性差异,但并未在该位点发现基因型频率有显著差异。 结论: 1.本研究表明CAPN5与中国南方人群中白赛氏病的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2.本研究表明CAPN5与中国南方人群中风湿病相关性葡萄膜炎的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