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政治家、学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他一生创办和参与编辑的报刊多达十种以上,所办刊物如《安徽俗话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办刊风格在报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探讨陈独秀传播思想对于中国现代传播思想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章主要对陈独秀传播活动发展的脉络进行学术梳理,把其传播活动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背景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陈独秀受梁启超等改良派办报思想的影响,对报刊有着明显的政治功利色彩。他视报刊为传播政治思想的工具和手段,政治思想的更替也是他调整改变传播手段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章依据陈独秀政治思想的转折以及办刊主旨的演变将其传播活动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论述。前期报刊传播活动主要是宣传革命和开民智;中期由思想启蒙逐步转向评论时政;后期则参与创办机关报,发挥党报宣传、组织和动员功能。第二章通过解读陈独秀著作文章,从报刊职能观、报刊舆论观、新闻自由、新闻记者的职业修养等方面,论述其传播思想的主要内容。报刊职能观是陈独秀传播思想的主体,主要包括:通时事、开民智;宣传战斗功能;监督政府、指导国民;社会组织和动员功能。由于舆论具有两面性,陈独秀认为报刊不仅要引导正确舆论,更要反抗盲目舆论。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报刊反抗舆论的任务要优先于代表舆论。五四时期,陈独秀提出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绝对新闻自由观,把新闻自由视为创造文明的源泉,发展个人独立自主人格之外因。陈独秀关注新闻记者的职业修养,主张政治家办报,要求新闻记者作为国民的导师,肩负着指导国民革命的责任。第三章探讨陈独秀传播思想的特征,将其传播思想纳入社会历史变迁以及与时代的关联中,分析传播思想的“变”与“不变”。实用理性特征在陈独秀传播思想中较为突出,他用理性的态度应对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有意识地选择传播手段和方式,以实现改造社会、救国救民这一不变的宏旨。陈独秀传播思想中还存在多变特征,其变化多数时候随政治思想变迁而变化。第四章对陈独秀传播思想做历史评价。陈独秀的传播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既汲取了前人的成果,又凝聚着他对报刊实践活动的思考。五四时期,陈独秀提倡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言论自由,在报刊上采用自由讨论的传播方法,这成为同时期其他报刊效仿的榜样。陈独秀传播思想对早期党报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政治家办报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党报思想的主干,直至今日仍为党报工作者所遵循的原则。然而,陈独秀传播思想是典型的以政治为本位的新闻观,在传播手段、传播策略的选择上,无不以政治为考量标准,存在简单化的偏向。政治功用的诉求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新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正常成长。陈独秀是著名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政治家,他的传播思想与近代社会政治变革一脉相承。政治时势的剧变促使其传播思想转变发展,而他的传播思想又对近代政治变革、思想文化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他的传播思想是那个时代报人传播思想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