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Wind数据显示,自1999年民营企业初踏上境外资本市场开始至2019年7月,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的有1171家,同时在A股上市的有2214家。从制度上看,民营企业境外上市通道基本畅通;从实践上看,民营企业热衷赴境外上市,民营企业境外上市数量约占民营企业总上市数量的三分之一;但实际上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并非一片坦途。由于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导致优质企业的流失,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的发展,且民营企业红筹模式的上市形式,给监管机构在外汇和人员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多难题,因此国家连续多次出台政策约束民营企业境外上市,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甚至因此一度中止。从民营企业自身说,境外上市需支付高昂的上市成本,同时承担较高的法律风险,如在2010年和2012年,中国概念公司分别在美遭遇证券集团诉讼12起和40起,占美国全部证券集团诉讼案件数量的比例分别为5.1%和16.5%;且境外做空机构对中国概念股的关注和“猎杀”从未停止过,使得中国在境外上市的企业面临做空风险和严重的信任危机(尹晴晴,2014)[1]。既然在制度上受到约束,实践上又如此多的劣势,为什么如此多民营企业选择境外上市?影响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因素是什么?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以民营企业在境内融资现状为切入点,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可民营企业在境内的融资能力与其在经济中日益增长地位完全不匹配。民营企业内在的生长发展动机对资金具有强烈需求,但在境内一直承受着融资的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且在外部上遭遇政治地位的不平等。而境外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较为便利的融资机会,以及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本文通过深刻分析和认识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背景,科学探索民营企业选择境外上市的动机,并发现影响动机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诱因,为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判断依据,共同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生存环境,助力企业转型和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本文首先梳理民营企业国内融资现状研究、国内外关于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研究、以及动机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为下面各章内容建立重要的分析与认识基础,并找到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研究的新角度,即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再根据已有研究的启示,梳理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现象及特征。首先对A股市场和境外市场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发现A股和境外市场各自的优劣势;然后以图表形式呈现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在上市地、上市板块、融资额和行业集中度的的表现,并归纳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表现特征为关注金融环境、关注监管环境和关注融资效率。
然后根据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研究的需要,引入动机心理学关于动机产生需要内在需求和外部诱因的理论,将民营企业作为一个个体看待,具备生存、发展、成长和成就的需求,然后以此为理论框架,从内在因素上分析民营企业面临的资金需求、公司治理需求、政治地位需求,从外在诱因上分析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和政治地位不平等,以及在经济上的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将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归纳为:融资约束动机、公司治理动机、产品国际化动机、股东财富最大化动机、安全与平等动机。
在动机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动机因素的研究假设。如假设成长率、投资比率和杠杆率是影响融资约束动机的主要因素,反应对资金的需求程度等。假设管理费用和代理成本是影响公司治理动机的主要因素,反映公司治理情况等。假设境外销售比率是影响产品国际化动机的主要因素。假设第一大股东占比是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动机的因素。假设建立红筹模式是影响安全与平等动机的因素。然后详细介绍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描述性分析方法和逻辑回归方法。
最后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和逻辑回归方法对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选定2014-2018年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代表境外上市企业,以同期在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为配比样本。实证结果显示,杠杆率是民营企业产生境外上市动机的主要因素,成长率和投资比率有影响但不显著;代理成本是民营企业产生境外上市动机的主要因素,管理费用有影响但不显著;民营企业境外销售占比不是民营企业产生境外上市动机的影响因素。第一大股东占比是民营企业产生境外上市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红筹上市是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的特点有,一是以民营企业作为研究问题的主体,研究视角较为新颖;二是根据研究问题的实际,将动机心理学的ERG理论、成就动机理论与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主要特征相结合,尝试构建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分析的框架。三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方法,比较深入地研究了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没有分析新成立的科创板对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影响,这也为后续提供了研究空间。二是本文以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为出发,所以在实证中只涉及了财务层面的相关实证分析。因此法律层面和财务层面相结合的研究,还具有研究空间。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以民营企业在境内融资现状为切入点,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可民营企业在境内的融资能力与其在经济中日益增长地位完全不匹配。民营企业内在的生长发展动机对资金具有强烈需求,但在境内一直承受着融资的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且在外部上遭遇政治地位的不平等。而境外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较为便利的融资机会,以及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本文通过深刻分析和认识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背景,科学探索民营企业选择境外上市的动机,并发现影响动机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诱因,为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判断依据,共同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生存环境,助力企业转型和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本文首先梳理民营企业国内融资现状研究、国内外关于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研究、以及动机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为下面各章内容建立重要的分析与认识基础,并找到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研究的新角度,即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再根据已有研究的启示,梳理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现象及特征。首先对A股市场和境外市场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发现A股和境外市场各自的优劣势;然后以图表形式呈现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在上市地、上市板块、融资额和行业集中度的的表现,并归纳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表现特征为关注金融环境、关注监管环境和关注融资效率。
然后根据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研究的需要,引入动机心理学关于动机产生需要内在需求和外部诱因的理论,将民营企业作为一个个体看待,具备生存、发展、成长和成就的需求,然后以此为理论框架,从内在因素上分析民营企业面临的资金需求、公司治理需求、政治地位需求,从外在诱因上分析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和政治地位不平等,以及在经济上的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将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归纳为:融资约束动机、公司治理动机、产品国际化动机、股东财富最大化动机、安全与平等动机。
在动机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动机因素的研究假设。如假设成长率、投资比率和杠杆率是影响融资约束动机的主要因素,反应对资金的需求程度等。假设管理费用和代理成本是影响公司治理动机的主要因素,反映公司治理情况等。假设境外销售比率是影响产品国际化动机的主要因素。假设第一大股东占比是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动机的因素。假设建立红筹模式是影响安全与平等动机的因素。然后详细介绍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描述性分析方法和逻辑回归方法。
最后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和逻辑回归方法对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选定2014-2018年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代表境外上市企业,以同期在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为配比样本。实证结果显示,杠杆率是民营企业产生境外上市动机的主要因素,成长率和投资比率有影响但不显著;代理成本是民营企业产生境外上市动机的主要因素,管理费用有影响但不显著;民营企业境外销售占比不是民营企业产生境外上市动机的影响因素。第一大股东占比是民营企业产生境外上市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红筹上市是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的特点有,一是以民营企业作为研究问题的主体,研究视角较为新颖;二是根据研究问题的实际,将动机心理学的ERG理论、成就动机理论与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主要特征相结合,尝试构建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分析的框架。三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方法,比较深入地研究了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没有分析新成立的科创板对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影响,这也为后续提供了研究空间。二是本文以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为出发,所以在实证中只涉及了财务层面的相关实证分析。因此法律层面和财务层面相结合的研究,还具有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