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文化意义及其现代价值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体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与必然,纵观古今文体的演变和消弭,就可洞见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的路径和精神核心。魏晋六朝是精神自由与文体大变动、大发展的时代,而《文心雕龙》文体论对当时及前朝的文体论述,可谓搜罗殆尽。因此,关注《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文化意义和现代价值,利于全面解析《文心雕龙》,亦是古代文论焕发生机的有效途径,还可了解中国古今文学与文化发展的历程与特色。然《文心雕龙》文体论部分文体众多、叙述庞杂,所以本文选取《明诗》、《颂讃》、《谐讔》等诸篇,以点带面,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隐喻历来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修辞方式,而其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也由来已久,此处笔者首先引入隐喻的概念,论证声音所具有的特殊隐喻功能,而后以《文心雕龙》中《明诗》等文体论篇名为例来解析刘勰文体论各篇命名的语音隐喻特点及中华民族语音隐喻思维的本质。第二,一个词(或文本)自然具有其本来意义,但是当其被置于另一个文本中时,就会同文本中的其他成分产生或纵或横的相互关联,从而产生新的语义(语篇)功能。这就是词语(或文本)的互文性。同样,在《文心雕龙》的文体论部分,我们可以发现众多文体的产生与演变同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有着明显的互文关系,因此笔者由文体的“互文性”入手,从《文心雕龙》文体论部分“颂赞”等各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掘出中国古代祭祀活动的相关问题,并由此展开其对于中国后世文学、艺术深刻影响的论述。第三,当今处于大众娱乐时代,狂欢、戏仿、欢谑成风,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有所规劝?一千五百年前的刘勰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对于戏谑文学及艺术活动的批评,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艺术的创作、表演与良性发展提供了指引,而这最主要体现在《谐讔》篇中,因此我们从解析谐讔艺术的含义与古今谐讔艺术的类型和审美着手,来体现《谐讔》篇的文化意义及现代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局部免疫微环境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的免疫组化表达,从细胞水平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程进展与病变局部免疫微环境中Th1、Th2、
人类的消费行为可以说是与人类社会的产生相伴而来的,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古老的社会行为之一,同时也是社会个体的经济生活领域与其他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
目的建立脑心通胶囊中动物药的蛋白质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以脑心通胶囊及其投料所用的地龙、水蛭、全蝎动物药材(分别对应通俗环毛蚓Metaphire vulgaris Chen、宽体金线蛭
后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对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以及人类生存状态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危机的反思,以话语理论、霸权理论和激进多元民族理论作为
8月10日,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理事长工作会议暨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主办,湖南工业职业技术
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颁布施行已经四年有余,该制度的全面推行和贯彻落实在实践中存在权责发生制运用不到位、与政府会计制度融合衔接不够等问题,需要在重点探究新制度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