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对小鼠无水乙醇型胃溃疡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从蛋白质组学整体的角度,探讨姜黄素对小鼠无水乙醇型胃溃疡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寻找姜黄素抗胃溃疡作用的相关蛋白。初步筛选与姜黄素抗胃溃疡作用的多种直接或间接相关蛋白,进一步研究有助于阐明姜黄素抗溃疡的分子机制和抗胃溃疡药物新型靶标的发现。   方法:   将ICR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州)、模型对照组(MG)、姜黄素药物组(MJ)和西咪替丁药物组(MC),于造模一周后采集标本,光镜下观察胃粘膜的组织学变化,提取胃溃疡组织蛋白样品。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建立MJ和MG组的胃溃疡组织的蛋白质组差异性表达图谱,选择差异表达量相差2倍以上蛋白质点作为备选的目标蛋白质,采用MALDI-TOF质谱仪进行肽链指纹图谱分析。   结果:   1.除MN组外其余各组均可见胃腔内有多少不等的血性积液,粘膜表面附着血痂,粘膜表面可见点、线状糜烂。MJ和MC组较和MG组小鼠胃腔内血性积液较少,充血、水肿程度较轻,糜烂范围较小。   2.本试验光镜下观察胃粘膜的组织学变化,发现MJ和MC组较MG组上皮缺损范围较小,腺体排列较整齐,腺腔内脱落细胞数量较少。   3.使用ImageMaster’2D软件对双向电泳结果进行分析,显示MJ和MG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1365个和1227个,散点分析显示组内匹配性较好,组间匹配显示蛋白表达量相差2倍以上的斑点121个,而显著差异的蛋白质点为51个。   结论:   1.光镜下观察胃粘膜的组织学变化显示姜黄素对小鼠无水乙醇型胃溃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双向电泳技术能够对小鼠胃溃疡组织蛋白进行有效的分离获得差异蛋白。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连翘对抗化疗呕吐的作用,从消化系统和中枢系统探讨其机制,为开发天然抗化疗呕吐药物奠定基础。  方法:1.采用经典致吐剂顺铂建立大鼠异嗜癖模型。测定大鼠每日摄
本文主要进行了复方通便玉蓉丸的提取工艺研究、成型工艺研究和质量标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复方通便玉蓉丸中当归和肉苁蓉的最佳醇提取工艺,并对该制剂的成型工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