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运用社会学的冲突理论分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冲突,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冲突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国内外学者对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已有研究,但远不及亲子冲突、师生冲突研究的成熟和深入,只是作为合作中问题而进行论述。最为理想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然而,由于家长和教师各自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相互期望值等差异,双方在儿童教育问题上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正确的认识这些冲突,对于家长与教师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冲突是发生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的,我们无法把家长和教师从其现实的生活即家庭和学校中抽离出来,而纯粹地谈论他们之间的冲突。因此,本研究透过时代背景分析,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对若干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冲突案例进行质性描述和分析、及对本次家长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家长与教师之间冲突具有中介性、隐蔽性和二重性的特点。中介性冲突是其显著特征,儿童是冲突的主要中介,研究发现,儿童的行为表现、对家长和教师的描述、评价,都会形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同时,在中介性冲突中,双方容易转移冲突目标,即把对彼此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儿童身上,因此,如果对中介性冲突认识不清或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第三者”——儿童的健康发展。总之,家长与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二者之间冲突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二者应加深理解,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在对话中走向合作。